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簡介,乞巧節的風俗有哪些

不論是哪一個節日,他肯定不會只有一種意義,或者說一種名稱存在的,在我們的心中一定要進行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才是最適合的。那麼在乞巧節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去注意哪一些風俗文化呢?為什麼乞巧節會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呢?

乞巧節的風俗有哪些 簡介

乞巧節的風俗
  七夕節也叫乞巧節習俗有很多,比如: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鬥巧、乞求姻緣、遊七姐水、儲七夕水、為牛慶生、七巧貢案、拜牛郎、染指甲、七夕觀星、聽悄悄話、淨水視影、結紅頭繩、姑娘洗髮、晒書晒衣、結紮巧姑、玩磨喝樂等。
  另外,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乞巧節的由來
  乞巧節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穿針乞巧的習俗,後來因為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被賦予了愛情的意義。
  七夕節起源於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牛郎織女相識、相知、相愛,卻因人仙有別,被王母娘娘棒打鴛鴦,讓他們只能隔著銀河遙遙相望,但是還好有喜鵲們,可以為他們搭建一座鵲橋,讓他們在橋上相見。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曆7月7日,所以便將這一天定為七夕。
  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而民間的少女們都希望能得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才有了“乞巧”的習俗。

乞巧節的風俗有哪些 簡介 第2張

乞巧節的含義
  乞巧節的時間是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 [1]  ,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據說,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漢族 [1]  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
  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開枝散葉。

TAG標籤:風俗 乞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