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2016年燈節時間,燈節是幾月幾號

燈節是我國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迎來燈節的時候,新春假期一般也即將結束,故而人們更是趁此機會歡慶,將辭舊迎新的節日氛圍推向頂點。那麼,燈節一般是在什麼時候呢?2016年燈節時間又是幾月幾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燈節是幾月幾號,2016年燈節時間

燈節,又稱元宵節,是海內外華人和中華文化圈中的傳統節日之一。據民俗傳說與史料記載,西漢漢文帝時,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這便是燈節,也即元宵節在歷史上的先聲,而在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元宵節就順理成章地被確定為重大節日,流傳至今。

我國幅員遼闊,正月十五慶祝燈節的風俗習慣,也因地域不同而異彩紛呈。例如河南過燈節,飲食就頗多講究,豫西喜蒸製糖包饃、棗花饃以及祈福避邪的饃形,諸如穀穗、麥穗、豬頭、刺蝟等;信陽各地要作年糕,也有講究十五吃餃子,十六吃元宵;而在三門峽一帶正月十六則吃“蒜麵條”,其餘大部分地方還要炸油餅、面角等。

但有一樣是歷史上漢族民間正月十五慶燈節最常見的,就是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所用燈盞有瓷制,也有面制,其形多樣。一般呈碗形,直徑有二市寸大小,高一市寸,中間空處有一圓柱形置燈芯處。自家所制的“面燈盞,用豆麵、玉米麵或白麵蒸成,俗稱“燈饃。使用時,將油盛於其凹窩中,內建燈芯。

正月十四日下午鳴炮焚香“請神,至夜將備好的燈盞添上棉油或香油,並置芯點燃,俗稱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屆時焚香禱告畢,將所有燈盞送放於自家院內院外的神龕、牌位、水缸、糧囤、房門、牆頭、豬圈、羊欄、磨盤、碾盤,井邊等等各個地方,每處均放兩個,大戶人家,更有放足百十個燈盞的。點燈時同時點燃大門所掛的一對燈籠,此時滿院生輝,一片光明,燈花起舞,油香撲鼻,它象徵著家家到處油(有),當年生活一定富裕。

隨著時間推移,燈節的節期也有所沿革,從漢代初始時的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彼時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那精巧多彩、令人眼花繚亂的燈火,更將春節期間娛樂活動推向高潮。而到了清代,四至五天的燈節節期,除了張燈結綵,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使過節氣氛更為濃厚。

而到了現代,燈節年年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也越來越濃,賞燈之餘,還有地方文化部門組織的各項猜燈謎活動,在燈籠的外罩上寫上各種謎語供人猜測,十分有趣。

我國2016年的燈節時間,在農曆正月十五,此日為丙申年庚寅月甲戌日,宜塞穴、結網、取漁、畋獵;忌嫁娶、安門、移徙、入宅、安葬。公曆是2月22日。

結束語:正月十五的燈節,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燈節的夜晚,大街小巷處處是張燈結綵,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佳節,充分利用這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來表達自己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和良好祈願。

TAG標籤:燈節 時間 幾月 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