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河北春節習俗有哪些

俗話說“三裡不同風,十里不同俗”,而我國幅員如此遼闊,各地的風俗習慣更是不盡相同了,日常如此,遇到傳統年節更是豐富多彩,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河北春節習俗有哪些。

河北春節習俗有哪些

石家莊春節民俗

無極剪紙
  無極剪紙始於古代,盛行於明末清初。每逢節日、婚禮,人們都用剪紙製作燈花、掛彩紙、剪年福(符)、貼窗花的形式,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感受。無極剪紙造型豐富、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郁,其風格受山西和天津楊柳青年畫影響,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剪紙藝術。

正定常山戰鼓
  正定常山戰鼓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已具雛形,至明代已盛行於民間,正定是歷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稱其為“常山戰鼓”。常山戰鼓是由鼓、大鈸、中鈸、小鈸、小鑼等打擊樂器組合而成的一種民間清鑼鼓,主要用於廣場表演。

常山戰鼓,鏗鏘有力,助威壯膽,催人奮進,產生一種心齊志堅、所向披靡的豪邁感。所以在春節、廟會等重大節日、活動中都要請其助陣,以壯聲威。

井陘拉花
  井陘拉花源於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之時的街頭廣場花會,經多次挖掘、整理、發展,享譽全國,名揚海外。井陘自古就有過年演花會、放煙火、賞花燈的習俗,井陘拉花是花會中的主打節目,其舞姿舒展大方、剛柔並濟,音樂古樸典雅、剛健深沉,為群眾帶來精彩的視覺盛宴。

晉州官傘
  官傘發源並流傳於晉州境內的故城、槐樹、東宿和城關一帶的漢族民俗舞蹈,以舞者持傘表演而得名。官傘本是古代統治者為炫耀權威、地位而設的儀仗之一,隨著時代的演進,習俗的變化,傘的作用逐漸消退,衝破社會等級而流傳民間,成為漢族民間舞蹈藝術,營造喜慶、熱烈和祥和的新年節日氛圍。

藁城宮燈
  藁城宮燈為藁城特產,始於東漢、盛於隋唐,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為了慶賀統一天下之功業,在宮廷裡張燈結綵大擺宴席,所掛宮燈盞盞精緻,宮燈之名由此而生,後來宮燈的製作技術傳入民間。據傳,明代藁城屯頭村李師傅手工製作的紗燈,以美觀明亮、耐風耐用為特色,遐邇聞名,生意愈發興隆,其藝傳世而不絕。

如今,藁城宮燈作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近幾年可謂家喻戶曉。其外形精巧、結構簡單,色彩豔麗,寓意吉祥,已成為新春佳節裝點家居、饋贈好友的最佳飾品。

河北春節習俗有哪些 第2張

承德:春節從臘八開始
  承德一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

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七年級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八年級請姑爺、姑娘回門、九年級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衡水:敬神焚香貼神像
  在衡水的民俗中,有些人家一進臘月便開始置辦年貨,準備過年。隨著春節的日漸臨近,“年味”也越來越濃,到了臘月二十三,年節的序幕就揭開了,這一天要“過小年”,家家戶戶要在晚間送灶。

按照衡水民間舊俗,臘月二十四要掃房子,寓意掃去一年的塵穢,乾乾淨淨迎接新年的到來。家家戶戶把裡裡外外打掃一番,把習以為常的家居擺設換換位置,動動地方。室內合適的位置上貼上五顏六色的年畫,大門上貼門神神像、春聯,影壁牆上貼上福字。

邢臺:初五爆竹破五不串門
  自古以來五日是惡日,正月初五被稱為“破五”。這天也是恨窮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門,防止給別人家帶去窮氣。有的地方,這一天要做些輕微的勞動,希望通過這天象徵性的勞動發財發家。“破五”之後,一些人就開始準備元宵節的節目,城市一些店鋪就要開門營業。

邯鄲:春節扔愁帽
  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各戶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裡,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據說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TAG標籤:習俗 春節 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