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鹽水蜂炮,最有名的臺灣元宵節民俗

在我國臺灣民間素來有“南蜂炮,北天燈”之說,這裡講的“南蜂炮”指的就是臺灣省臺南市每年元宵時舉辦的民俗活動——鹽水蜂炮,這一習俗歷史悠久,至今不衰,每年都要吸引數以萬計的當地民眾和外地遊客共襄盛舉,那麼今天的民俗節日就為你介紹,最有名的臺灣元宵節習俗:臺南鹽水蜂炮。

最有名的臺灣元宵節民俗: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的習俗相傳始自清朝,清光緒11年的7、8月間,鹽水街流行霍亂瘟疫,當時因醫藥不發達,死者日眾,居民恐慌,祈求關帝聖君解災救難。關聖帝君乃於元宵夜命周倉將軍為前導,帝君神轎殿後,眾善信隨神轎一路燃放鞭炮,繞境大街小巷至天明,將邪魔一掃而除。

自此,後代子孫每年均沿襲往例,節前向當地的“關聖帝君”(關公)祈求平安,並依占卜結果迎請關聖帝君元宵夜出巡。在元宵節晚上,人們請出廟中的周倉爺做開路,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日久天長,這種當初單純的燃放鞭炮蛻變為“蜂炮”、“炮城”等活動,奠定今日鹽水遠近馳名的民俗特色。

今日鹽水蜂炮活動中的炮竹比以往華麗許多。基本的蜂炮作法是以木條釘制大型支架,可從二尺到二十尺高,再將沖天炮排滿在木架上,可從幾千支到一萬幾千支沖天炮不等,接著將沖天炮的炮心連線起來,組成了炮臺﹙或稱炮城﹚,再加以外觀裝飾,黏貼色紙,組成人形、動物型等。通常家族會動員家人一起製作蜂炮來參加活動。

鹽水蜂炮的路線,慣由鹽水鎮上的關聖帝君廟前開始,祭神慶典時間皆為農曆正月十四日上午八時開始,要到正月十五日傍晚,各家才會開始推出炮臺,待神轎與轎伕出發後,就正式揭開序幕。當神轎行到炮城前,主人拉開紅布,撕下炮臺上“某某家敬獻關聖帝君”字樣的紅紙,焚燒在神明面前後才正式引燃自家的炮城。

引信點燃,頃刻間萬劍齊發,五彩火花絢麗奪目、炮聲震耳欲聾。神轎在炮城前方不停晃動,接受蜂炮的衝擊洗禮,民眾或躲避在神轎後方;或隱身騎樓樑柱,眾人前胸貼後背地一起接受著蜂炮一波又一波的巨大威力,整個過程驚險連連、萬分刺激,也因此每年的鹽水蜂炮,總會湧入無法估計的人潮,特欲躬逢其盛。

參加蜂炮活動的民眾多細心準備厚的塑膠雨衣、機車安全帽來參加此炮聲隆隆,火光不斷的民俗慶典。由於有多年的慶典意外經驗教訓,近幾年當地已經禁止使用塑膠製的炮頭,並在慶典之後規劃大型的垃圾清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