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這三個知識點要知道,五四青年節的來歷

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的各類節日都充滿了與眾不同的意義。有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這些節日是從很古老的時代傳下來的,我們一輩輩先人去傳承下來,是民族聯絡的紐帶。還有一些較為現代的節日,比如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些節日,也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

五四青年節的來歷 這三個知識點要知道

第一 五四青年節的來歷

對於五四的來歷,我們是需要清楚的。特別是五四運動的國際背景。十九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瓜分完畢,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了壟斷性的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時代到來。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了列寧主義。1919年3月,共產國際建立,並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與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這個時代的中國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大國,世界殖民主義的侵略魔爪都伸到了中國,瓜分勢力範圍,並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扶植封建勢力和官僚買辦勢力,不允許中國發展資本主義,中國因而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所受的災難也就特別沉重,中國成為世界矛盾的焦點。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就表現為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買辦階級之間的矛盾。國內形勢不容樂觀。

 第二 五四精神的理解

五四精神,是具體的精神。五四精神和傳統形成後,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在抗日戰爭時期,具體表現為“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鑄成新的長城”,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紛紛奔赴延安,在中國黨領導下,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體現為配合人民解放軍的主戰場,開闢“第二戰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精神。

第三 五四精神的具體表現

五四精神,到現在也貫徹在我們的生活中。1949年新中國成立,各民族取得了翻身解放,並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此後的愛國主義的突出特點是與社會主義一致的,這就是在中國黨領導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大慶精神、大寨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三線建設精神等等,都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光榮傳統的具體體現。我們需要繼承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