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你需要知道的五個清明節飲食常識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節到來之際,各地民間有不少應景的傳統食品,如青團、暖菇包、饊子、潤餅等。都是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食。不過營養專家也提醒人們,清明節飲食有一些常識是必須要記住的,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

你需要知道的五個清明節飲食常識

注意不要“病從口入”
  清明節的時候天氣可能會有些變化,這個時候需要積極的注意感冒,避免病從口入。而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發生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因而要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及儘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為注意“病從口入”。

忌食“發物”
  清明節是很多疾病發生的時節,這個時候就需要患者們在飲食的時候注意發物,因此節氣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的食物。

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鹹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

清明節適合的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雞蛋、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等。養生的湯品宜紅蘿蔔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鮮土茯苓煲豬展、鹹菜滾黃沙蜆、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養生重在養肝
  春季養肝是重點,所以養生的重點應該放在養肝上面,積極做好養肝護肝的工作,傳統的養生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肝臟有密切關係。

所以,春季的養生保健方法應以養肝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氣機就會通暢,氣血就會和諧,各個臟腑的功能也能維持正常。因此,清明養生重在養肝。調養肝臟有“養肝”和“清肝”之分。具體方法有多種,如以肝養肝、以味養肝、以血養肝和以菜養肝等。

飲食清補為主
  清明節時的飲食還是應該以清淡溫補為主,不要吃太多重口味的食物,清明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之際,亦日漸趨暖,所以天氣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陰雨綿綿,人體常會出現四肢麻痺,在湯品調理中,除了要利水滲溼外,還要適當補益,因而養血舒筋最為重要。

清明時節的飲食要清淡,應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

清明前後多喝菊花茶
  清明前後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醫認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若菊花與桑椹(可養血柔肝、益腎潤肺)同泡茶喝,可收到肝肺同養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洩太過,會使肝木失於滋養,反倒傷肝,所以飲用菊花茶要適量。

TAG標籤:清明節 飲食 常識 五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