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夏至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節氣與地理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總結以反映季節變化、指導農事活動的補充曆法。
  它的制定,是以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為根據的,與地理有密切關係。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夏至節氣時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

節氣與地理:夏至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到來。在《恪遵憲度抄本》中提到:“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也就是說,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

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結束語:夏至代表著炎熱將至,此時民間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等風俗活動,應時的風俗食物有麥粽、夏至餅等,人們在夏至時若要養生,則應注意多吃苦味食物,以調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