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邵姓的來源 出自姬姓 為黃帝、炎帝之後

解讀百家姓邵姓。追溯邵姓的來源,出自姬姓,為黃帝、炎帝之後。邵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約300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24%左右。邵氏名人有邵雍、邵飄萍等。

邵姓的來源 出自姬姓 為黃帝、炎帝之後

邵姓起源

漢語拼音:shào漢語注音符號:ㄕㄠ

粵語拼音:SIU閩南語拼音:臺灣seu5,廈門siau5,潮州sieu5吳語:zoh

日語:しょう(siou)韓語(韓語):?越南語:Thi?u

出自姬姓

出自姬姓,為黃帝,炎帝之後。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譜》等史料所記載,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於召,今陝西鳳翔東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陳,被稱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滅商後,移封召國於河南濟源西的召亭,與周公旦諸子凡、茅、蔣、邢、祭、胙、衛以及鄭等國一起,環繞古商朝都城監管商之遺民。後來召公奭之長子轉封於北燕國,留在濟源的次子仍稱召公,三子南遷伏牛山東端南麓的南召,以別濟源的北召。入春秋不久南召被楚所並,陝西的召被秦吞併。春秋後期公元前513年,召簡公盈因捲入周王室王位之爭而被京城人所殺,召國亡,子孫四散,即以召為姓。其中有北上山西垣曲東的召原,再東北入河北易縣北的古淶水城,又東遷山東惠民的邵城,這些均為召人遷徙中的遺蹟。姬姓邵氏的歷史也有3100年。邵、召古時通用,史書上一般漢朝以前的多用召,三國以後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陽召人最早改用邵。根據習慣,在當代的人群中已分邵、召為兩姓,漢族中以邵姓為多。邵姓的正式使用歷史才2000年。由於這支為邵姓的主體,故而後代邵姓人尊奉召公為邵氏得姓始祖。

據史籍《姓譜》記載:周文王第十子季載之後有邵姓。屬於以居邑地名為氏。

出自羋姓

楚昭王之後有邵姓。楚昭王諸器皆作“邵”。

出自部落

出於召(shào)方。召,商朝時活動在今河南鄢城東召陵一帶的黃帝部落的一支,史稱召方。大約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時代,召方屢遭商的征伐,西移到渭河和涇水之間,今陝西鳳翔東南的召陳。商末周國興起,周文王封其姬奭於召,史稱召公奭,召方族人歸順於周。召、邵原為一姓,後分兩姓。這支邵姓的歷史已經至少有3200多年。

出自漢化

如清滿洲八旗烏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時雲南定邊土把事有邵姓;今瑤、彝、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邵姓。另外朝鮮半島亦有邵姓的分佈,多是古代從中國內地遷徙過去。

TAG標籤:黃帝 炎帝 邵姓 姬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