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會稽堂:以望立堂,夏姓郡望堂號

解讀百家姓夏姓。整理夏姓郡望堂號大全,會稽堂:以望立堂。夏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夏氏人口約468萬,約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39%。

夏姓郡望堂號 會稽堂:以望立堂

夏姓文化之郡望堂號

郡望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堂號

會稽堂:以望立堂。據考因大禹葬會稽郡(今浙江紹興)禹陵,少康中興後,派庶子無餘到禹陵,奉守禹祀。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會稽”為堂號,這是夏姓人使用最廣泛的堂號。

明德堂:是根據《左氏春秋》傳曰“美哉禹公,明德遠矣”而得名。

惜陰堂:乃由“禹治天下勤勞,愛惜寸陰”而得名。

平水堂:夏禹治水十三年於外,三過家門而不入,水患終於被治平,舜把帝位讓給了他。

祕書堂:祕書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諱遠,號三鬥,唐肅宗上元間(公元760-761年)舉進士第授祕書郎。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職為堂名,稱“祕書堂”。夏光庭(夏遠)九世孫即為北宋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蔘知政事夏竦。

正德堂: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為國丈,被明武宗封為慶陰伯。後人為紀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號“正德”為堂名,稱“正德堂”。興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為本族徽號。

明德堂:[1、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的一支夏,夏光庭公、夏勰公、夏竦公、夏安寶公、夏炳公後裔明德堂;

2、湖北省紅安縣中分灣夏,夏光庭公、夏勰公、夏竦公、夏安寶公、夏宗材公後裔明德堂;

3、湖南東安縣夏勰公、夏竦公、夏安期公、夏伯孫公、夏長慶公後裔明德堂;

4、湖南安化縣羊角塘夏,夏永祚公、夏孝章公後裔明德堂;

5、浙江上虞縣桂林夏,夏竦公、夏安期公、夏榮十一公後裔明德堂;

6、浙江上虞縣一都湖山夏,唐朝夏撰公、明朝夏南一公、夏南二公、夏南三公、夏南四公、夏南六公後裔明德堂;

7、安徽肥西縣江夏鄉等地夏明德堂]、

尚忠堂[1、湖北孝感市夏,夏光庭公、夏勰公、夏竦公、夏安寶公、夏榮二公後裔尚忠堂;

2、湖北麻城市夏,夏光庭公、夏勰公、夏竦公、夏安震公、夏榮七公後裔尚忠堂;

3、江蘇維揚江都祁沙夏,夏千公、夏機公後裔尚忠堂;

4、江蘇鹽城夏的一支的堂號尚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