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苗族姓氏大全解析苗族兩大姓氏來源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名字,被稱為“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或HMONG。本期的中國姓氏就一起來看看苗族這個名族的姓氏文化吧。

苗族姓氏大全解析苗族兩大姓氏來源

苗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漢姓是後來輸入的。因為過去苗族沒有文字書寫自己的苗姓,只用漢字書寫漢姓,以致使人誤認為只有漢姓,而不知有苗姓。

漢文獻常載:苗族“有名無姓”、“婚姻不避同姓”。這雖不能說完全是無稽之談,但並不符合苗族的實際情況。因為所謂“姓”,在苗族中既有廣泛使用的漢字姓氏,即所謂“漢姓”,又有淵遠流長的傳統苗語姓氏,稱“苗姓”。

在未使用“漢姓”之前,苗族內部早有自己區分血緣宗親和族系的“苗姓”。歷代漢族文人及其他外族人,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以漢族通行的漢字姓氏為準,從而產生錯覺和誤解。

苗族的分佈地域廣袤,內部方言土語和支系繁多。各地、各方言區和各支系的苗族,都曾有自己世代相傳的苗語姓氏,而且至今依然在內部流行。從歷史情況看,苗族採用漢姓,是隨著漢文化進入苗族地區,以及苗、漢民族之間接觸和交往的增多而逐步實現的,而且各地區和各支系先後不一,時間有早有晚。在某些地區,由於較早接觸漢文化,因而也就較早地採用了漢姓;在愈偏遠、愈閉塞的地區,採用漢姓的時間則愈晚。苗族漢姓的由來大致可歸入以下四種途徑和方式:

1、民間自己改用漢姓。這是苗、漢民族交往交流過程中自然出現的,早在唐宋以前即已開始。如據民間傳說,東漢早期率領“五溪蠻”起義的相單程,他的親族和後代在起義失敗後都改為向姓,至今仍聚居於湖南沅陵縣蓮花池一帶的向姓苗族均為其後裔。在唐代樊綽《蠻書》中記載的苗族楊、雷、向、田、冉等姓;《明實錄》記載的,明初出現的“苗首”廖彪、羅哲、吳者泥、石各野等使用的廖、羅、吳、石、龍等姓氏,都應是在部分地區出族民間自發採用的漢姓。又如據記載,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貴州都勻平浪司苗民起義被鎮壓之後,苗族的一些頭領改用了漢姓,其中“阿四”取漢名叫“王聰”,採用了漢族的“王”姓。

2、由原流行的苗姓或氏族頭領和戶主的名號按漢字譯音而演化成的。這主要是在苗民編戶入籍登造戶口時採用的一種方式,即所謂“各照祖先造冊”。如川黔滇次方言苗族中苗姓有“所古”(或“誇古”),漢字音譯為“古”;還有苗姓“姆尤”漢字音譯為“尤”。這應是現在雲南一些苗族地區仍流行的苗族古、尤等漢字姓氏最初的由來。又如,據民間傳說,貴州雷山—帶姓白的苗族,本無漢字姓氏。其頭人叫“紹白寡”,編戶入籍時就按漢族姓氏改為“白紹寡”,“白”變成了姓,此後這支苗族都姓白。

3、“官為立姓”。明初年,即有個別苗族酋領在歸順朝廷後,由朝廷和官府賜予漢字姓氏的。如募役長官司(治今關嶺自治縣西南),長官原叫阿辭,為“有名無姓”,歸附明王朝後,授長官司職。傳至阿更,朝廷賜姓禮,更名山,即姓禮名山,有了漢姓。在苗族地區“歸流”和“開闢”後,官府在登戶造冊時更普遍地採用這種“賜”姓,即“官為立姓”的方式。但山於年代久遠而又缺乏文獻資料,如今很難作具體考證。

4、山漢人帶入苗區。漢人以各種不同的原因進入苗區定居,後逐步融合於苗族,苗族中就有了相應的姓氏。如貴州中部地區苗族,姓蔡、宋的不少,歷史上稱“蔡家苗”、“宋家苗”。據文獻記載,他們本是春秋時期的蔡國遺民和宋國遺民,被放逐於黔地,“流為南夷”即演化為苗族,故苗中有蔡、宋等姓。又據上世紀30年代,凌純聲、芮逸夫和石啟貴等人在湘西苗區實地考察,乾城(今吉首)、鳳凰、永綏(今花址)等地出入有“吳、龍、廖、石、麻五姓”,他們稱之為“純苗”。由於一些“外姓人”(多原為漢人),“入贅於苗而習其俗”,即逐步融合於苗,因而“五姓”之外,在苗族中又有“楊、施、彭、張、洪諸姓”。由於近代以來,苗、漢之間通婚的現象日漸增多,其中漢族男子入贅苗家者其子女往往從父姓,苗族小的漢姓也就日益增多。據貴州福泉縣凋查,其境內萱花鄉的柳、陳、何、舒、陸、謝、湯七個姓,翁羊鄉的蘭、劉、羅、唐、廖五姓,均為苗、漢通婚和漢人入贅苗家後,新增加的漢姓。

由於苗族有自己民族語言而民族文字失傳,所有的苗姓均系口耳相傳,沒有文獻記載,因此其最初形成的年代和得姓緣由,當代已無法一一加以考證查實。若依據現有材料作綜合考察,各苗姓的歷史由來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得姓於遠古氏族部落和首領的名稱。如湘西方言苗族中的“仡濮”一姓,很可能同先秦時代聚居於湘西和武陵五溪地區的古濮人有聯絡;而“仡驩”,則應得姓於被舜放逐於湘西“崇山”的驩兜,這支苗姓至今仍奉驩兜為自己的先祖。據考證,湘西苗族十二姓中,“仡徠”、“仡愷”、“仡軻”、“仡僑”等,均為原遠古苗族首領和氏族部落名稱,後發展為苗族姓氏。又據《苗族史詩溯河兩遷》記載,苗族先們在“方”、“柳”、“恭”(“勾”)、“希”、“福”等祖公率領,西遷到黔東南地區,經殺牛祭祖後分散於劍河、臺江、雷山等地定居下來,發展成各個不同的宗支和姓氏。至今仍流傳的“寨方”、“寨柳”、“寨勾”等苗姓,顯然就是得姓於相應的始遷祖公之名。

第二類,源於圖騰崇拜。苗族的某一支系以某種動植物為自己的保護神和圖騰加以崇拜,後即以該動植物之名為姓氏。例如西部方言苗語稱羊和山羊為“雌”,苗姓中的“蒙雌”,以及“卯蚩”、“姆赤”,應與羊有關係。這一姓氏和支系的苗族很可能長期以牧羊為主業,同羊結下不解之緣,故將羊作為圖騰加以崇奉,後遂以羊(雌)為姓,稱“蒙雌”或“卯蚩”、“姆赤”。又如,西部方言苗語叫“龍”為“繞”,苗姓“蒙繞”和“姆繞”、“卯讓”,即源於對“龍”的崇拜。苗族這一支系和姓氏,歷史上曾以“龍”(“繞”、“讓”)作為自己的保護神和圖騰,後遂以“繞”(“讓”)為姓。而他們的子孫後代至今仍保留著“接龍”、“安龍”的傳統,對“龍”十分崇敬。

第三類,以祖居地之名為姓。如黔東南福泉等地苗族所流行的“喀編給”、“喀乾打”、”喀編打”、“喀香卡”、“喀往覺”等苗姓,其中“編給”、“乾打”、“編打”、“香卡”、“往覺”等,均為原祖居地的苗語地名,至今依然沿用,但又早已演化成苗族內部的宗支名和苗姓。

TAG標籤:苗族 解析 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