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嶧縣“褚氏三傑”軼事,才俊薈萃

  明末忠孝名臣褚德培曾孫褚文照、褚文祈、褚文坦兄弟三人,好學至孝,行俠仗義,人稱“褚氏三傑”,接下來就來說說他們的故事。《百家姓》由來已久,是一篇關於中文姓氏的文章。褚姓還有另一種比較簡單的說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為姓。
才俊薈萃!嶧縣“褚氏三傑”軼事
  山東棗莊嶧縣古時屬蘭陵。蘭陵近魯,素以習禮尊儀、談經抗疏著稱,故而有“蘭陵多學”、“才俊薈萃”之美譽。自明清至近代,嶧縣南常褚姓一直為魯南望族,人才輩出,享譽久遠。明末忠孝名臣褚德培曾孫褚文照、褚文祈、褚文坦兄弟三人,好學至孝,行俠仗義,人稱“褚氏三傑”,其中褚文坦曾被嶧縣縣令駱大俊延為子弟師,享有盛譽。他們生活在距今二、三百年前的清朝中期。誰曾想到,至清朝末期,南常褚氏又出生了褚慶芬、褚慶芝、褚慶蘭。這兄弟三人,出生於與南常村近在咫尺的朱廟村(原屬嶧縣,現屬微山縣韓莊鎮),分別為清末廩生、秀才。他們長期執教,文章、書法頗佳,一度被鄉里譽為“褚氏三傑”。

  鄉村塾師褚慶芬
  褚慶芬,又名懷青,字芹香,1857年(清咸豐七年)生,系前清廩生。其自幼思想敏捷,聰穎過人,少年時專攻學問,對世俗雜事從不過問;18歲時補為縣學庠生(秀才),又四方求學,並熟讀五經四書,博覽諸子百家,只要有錢就去買書,不管家中經濟狀況如何,因此家中藏書甚豐。後來考中廩生,有了俸祿又到濟南求學。學成歸來後,常與當時的文壇名士談論商鞅之學,還常與蘭陵王仲藩兄弟高談闊論震川、正希各名家文派。褚慶芬寫的文章,義理精湛深遠,風格獨到。

  後來,褚慶芬參加“鄉舉”考試,屢遭不順,加之他的兩個弟弟漸漸長大,所以,他就在家中開館辦學,一時四方求學者很多,最多時教室裡都容納不下。每到春天,他的學館房前屋後花木盛開,朗朗的讀書聲四季迴盪在鄉村上空。他傳道授業解惑總是一絲不苟,並注重因材施教,所以經他教誨的學生多有成就。

  褚慶芬當時除了教學之外,還精心研究顏、曾、思、孟四子之書。為了研究需要,他還到處蒐集有關各類書籍,曾得到宋朝和元朝以來的十餘名人的有關論著。然後根據自己所學的心得,對此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把自己獨特的觀點寫成文章,並經常與本縣的文人們展開討論。他與嶧縣邑附生張善舉交情深厚,每遇到彼此文中不合或相違的地方, 他們常常互相嘲諷,打筆墨官司,但經反覆討論,直到無路可走,反而相通了,因而相對大笑。那時褚慶芬由於文采橫溢,在當時的嶧縣享有盛名。後來,他的兩個弟弟慶芝和慶蘭也先後考取秀才,聲名鵲起,鄉里稱譽他們為“褚氏三傑”。

  褚慶芬性格耿直,高談闊論時不避忌諱,往往有些盛氣凌人,然而世人都覺得他很有才氣,不去計較他的這些小節。他天性孝敬,對祖母尤其恩禮有加。平時家中生活雖然清苦,但仍節衣縮食,不忘賙濟村中和本族更貧窮者。村南祖墳年久失修,老林的田產多被族人賣出,他便和其他族眾集資買回,並種上許多柏樹。

  他行為典範,尤其對書法深有研究,初學顏、柳,後來致力於王獻之的十三行。鄉人皆稱讚他的書法得到“十三行”的精髓。家藏的四書五經都是自己的手抄本,蠅頭小楷,字跡清秀,讀這種書實是一種美的享受。他編著的四書講義多是精審本,可惜未成書。另外著有文集許多本,藏於家中。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褚慶芬病逝,享年46歲。1915年(民國四年)本族人五修族譜時,其弟慶蘭參與其中,其子衍良委託其生前好友、清末邑附生、《嶧縣誌》督修張善舉作《芹香褚公傳》,入選《蘭陵褚氏家乘》,為褚氏族譜增色不少。

  一代師表褚慶芝
  褚慶芝,字仲英,系清末秀才。1908年就讀於老同盟會員渠有潤創辦的滕縣尤樓公學,其間學習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等。1910年11月經渠介紹加入同盟會,其後愛國熱情高漲,積極開展反清反封建的宣傳,參加了剪辮子運動。1912年(民國元年)在嶧縣高等國小教授國文,後去韓莊鎮立高等國小(由鄉人李德厚出資創辦)擔任校長。同年秋,由於嶧縣反動勢力取消同盟會,大肆鎮壓革命黨人,他在嶧縣時的學生、同盟會員張捷三(解放初期創辦棗莊師範,是名昭魯南的教育家)奔他而來,他讓張在韓小帶課,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以便解決生活問題。不久,張仍返回嶧縣高等國小就讀。九年後的1921年,儘管張捷三取得了山東省最高師範學府的文憑,但由於家窮,卻仍進不了嶧縣高小。幸而褚慶芝約他到韓莊國小任教,方免失業之虞。這一年,經張捷三提議,褚慶芝將周營鎮王樓村進步青年王道化招聘到韓小當教師。王道化後來棄教從醫,因醫術高明,多有建樹,遂成為一方名醫。

  褚慶芝擔任韓小校長期間,學生學習很努力,把學校辦得很好。1922年的畢業生中,有兩名到濟南報考師範,都被錄取了。平時他還注意對學生進行進步的思想教育,學生中祕密加入國民黨的人不少,到1928年國民黨在嶧縣公開活動時,韓莊區黨部的人員都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還有黃埔步科生、時任嶧縣黨部常務委員,後來成為我八路軍運 河支隊支隊長、魯南軍區副司令的孫伯龍。畢業生中還有共產黨員田厚起(田慕寒),1931年被國民黨反動當局逮捕,犧牲於濟南“模範”監獄;共產黨員邵震(周營鎮邵樓人),解放後曾任解放軍武漢海軍工程學院政委。其中有一名學生叫劉安祺,1914年入韓小讀書,喜歡看小說、聽評書,自幼勤奮,在韓小四年間,他受益匪淺,特別是與褚慶芝老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後來成為臺灣國民黨陸軍司令、一級上將。這些人都受到了褚慶芝校長和張捷三等教員政治思想的影響。這所學校為嶧縣西南地區培養了很多人才,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嶧西南學校的教員多數都是當年褚慶芝校長的學生。

  褚慶芝長期致力於舊嶧縣教育工作,不僅學問深厚,且工於書法。據《韓莊文史志稿》記載,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後期,嶧縣周營籍傳奇將軍李德厚(1873—1928)及其父親李鳳宜(1924年病故)、母親陳氏(1925年病故)的碑文,分別由褚慶芝和褚慶蘭兄弟撰文並書丹。又據《棗莊市志》記載:清廩生褚懷清(即褚慶芬),清秀才褚仲英(褚慶芝)等人的書法,清末至民國時期在棗莊地區享有盛譽。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褚慶芝曾在青島國立山東大學任教,是由時任校長趙太侔聘請的。當時山大雲集了許多知名學者,褚慶芝講授明史,成為一代名師。其建國前夕逝世,並安葬於青島。

  軍政文官褚慶蘭
  褚慶蘭,字芳林。他幼時智力超群,稟賦厚實,有翰林之名。少年時豐頤廣額,很有氣派,說話辦事非常得體,頗得父母喜愛和鄉鄰稱道。20歲時縣試冠軍,院試又以第一名考中秀才,被推薦為參加鄉試的人選。清廷遜位,民國改元,國家特設俊士一科,褚慶蘭應試名列第一。這時,廢科舉,興學校,於是褚慶蘭考入山東省高等巡警學校,畢業後任濟南警務雜誌社編輯,又任法報社編輯。他編輯的文稿鍼砭時弊,說理透徹,受到讀者的好評。

  褚慶蘭恆存經緯之才,常抱治世之志。做編輯不久,即投筆從戎,承蒙同鄉、山東陸軍第四混成旅少將旅長李德厚(字祥雲)聘請到旅部參與軍務,委任他為軍政執法及軍需官等職務;後又承蒙北平邊防軍第一師二旅馬旅長聘為書記官,六軍徐軍長聘為祕書長。他協助長官運籌帷幄,幾無失算,軍事謀略上尤其注重天時地利人和。褚慶蘭置身軍界十幾年,多次參與剿匪,屢臨大敵,使他心力勞瘁,同時也不願再蠅爭于軍閥的角逐和傾軋之中,遂激流勇退,去職回省休養,後任山東省警察廳諮議,併兼任山東律師工會主筆。在濟南期間,褚慶蘭與同鄉、棄戎歸府已是北洋陸軍中將的李德厚交往不斷,感情頗深,並對李將軍構建育嬰堂、創辦平民醫院等善舉極力推崇。

  1931年,褚慶蘭受黑龍江省通志局(設在北平)總纂張伯英(1871—1949,江蘇省徐州 市銅山縣人,系清末舉人)邀請,由省赴北平任黑龍江省通志局理事,負責編輯《黑龍江志稿》中的交通、學校、選舉志。全書煌煌8大冊,62卷,140餘萬字,條分縷析,詞達而理舉,堪稱鴻篇巨著。這項工作自1896年開始,歷經36年而幾經興輟,最後3年編成,並於1932年6月由離任在北平的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萬福麟出資付印出版。張伯英和褚慶蘭等人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他們對地方誌和鄉土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2年,褚慶蘭由北平赴南京,由於贊成團結抗日,反對國民黨反動派不抵抗政策和獨裁統治,併力主教育救國,旋即進入教育部任文職。後又到內務部任文牘。此後身居要職的幾年間,他處處以民族和國家利益為重,並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做出了不少有利於抗日的事情。1935年底的“滕縣會案”就是其中一例。

  1935年12月中旬,滕縣教育推進會為響應北平學生“一二·九”抗日民主運動,反對“何梅協定”,發動城鄉教師和縣城學生,舉行遊行示威。上級政府震怒,出動軍警,全縣都在剿捕中。褚慶蘭聽說此事後大為驚訝,深念民族大義,立即拍電省政府,竭力營救,愛國師生們終獲安全。

  褚慶蘭為人忠厚,不詐不虞,尊敬禮讓,寧人負我,我勿負人,對父母雙親則盡孝盡養,對家鄉親鄰也非常關心。他父親去世後,恰值他在軍中任職,駐紮在東昌府聊城,他把母親從鄉 下接到東昌官府裡,耐心細緻地照顧了三四年。他侄子褚衍良,曾在山東省立師範學校就讀,其間他給予了很大資助。他每次回鄉探親,對本村鄰里鄉親都要挨家挨戶去探望,並噓寒問暖;對那些生活特別困難的鄉親,都是當場掏錢資助,同時還對村裡不走正道的年輕人進行幫扶教育,並把他們帶到外邊安排工作,以尋求生活出路。這些善事至今仍在他的家鄉朱廟一帶傳為佳話。

  褚慶蘭性格直率,崇尚和平,尤喜讀書,書法主工漢魏,造詣極深。他所讀之書都是自行手抄,濃圈密點,句讀顯然,且筆鋒犀利,矯若飛箭。他長年練習書法,落在紙上似行雲飛煙,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他寫的文章,有情有理。他曾書寫執政徵文一篇,洋洋萬言,極得世人嘉許。當時由他和兄長慶芝撰文書寫的石碑,遍及嶧滕等縣。他還參修族譜,以求存史育人;請求賑糧,以幫助貧困者度日;鼓勵辦學,以培養人才;興辦鄉團,以保家衛國。平時所學知識得到用場,是他平生最為滿足和高興的事。

  褚慶蘭雖長年處於繁華的城市和富貴之中,生活起居卻極儉樸,布衣粗糧也不計較。他曾語重心長地教誨子孫後代:“儉為德之長,侈為惡之大,吾以儉樸處己,亦以儉樸教家”。其勤儉和耕讀家風,代代相傳,影響後世,至今成為美談。1949年7月,其侄衍良為他作《叔父芳林公墓表》一文,流傳後世。令人遺憾的是,由他書寫碑文的李德厚墓碑,尚殘存五分之四一段,蓋在韓莊鎮嶽莊村一井口上,迄今無人收集。

  結 語
  “褚氏三兄弟”,學業有專攻,建樹各不同。褚慶芬取得功名俸祿,辦學如日中天之時,可惜英年早逝;褚慶芝長期從教,桃李遍天下,成為一代名師;褚慶蘭能文善武,學問事業,得自 勤苦。然而他們手足情深,並曾相依為命。他們不僅學問深厚,且工於書法,是清末至民國時期享譽魯南地區的文教名人和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