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常氏莊園之窯洞淵源及地位和價值

解讀百家姓常姓。本期為您講述常氏莊園之窯洞淵源及地位和價值。常姓,歷史悠久,主要源於姬姓,其主要分佈於河南、河北,約佔常姓總人口的32.1%,山東、山西、安徽、陝西、遼寧五省集中了常姓總人口的33.4%.

常氏莊園之窯洞淵源及地位和價值

常姓文化之常氏莊園

如園林之於蘇州,山水之於江南,提及窯洞,能讓人們在第一時間想起這個常常被我們遺忘掉的地方--陝北。可以這樣說,窯洞是陝北的一張響亮的名片。

對於陝北人來說,窯洞的演變史幾乎濃縮了社會和文明進步的全部歷程。由原始形態的石窟讓位於投工少、見效快且使用壽命長的土窯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2009年5月初,在陝北眾多的窯洞當中,我們走進了米脂縣內被譽為陝北“窯洞四合院”的常氏莊園。

窯洞淵源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千多年前,那時人們便開始依黃土鑿洞安身。時至今日,窯洞式房屋還廣泛分佈在黃河中上游的各省、自治區,如陝西、甘肅和寧夏,居住人口達4千多萬。

在我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我國人民創造性地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如圖1)。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它是建築在山坡、土塬邊緣處,常依山向上呈現數級臺階式分佈,下層窯頂為上層前庭,視野開闊。下沉式窯洞則是就地挖一個方形地坑,再在內壁挖窯洞,形成一個地下四合院。

為什麼從幾千年前到現在人們一直鍾情於窯洞這種居所形式呢?米脂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一是這裡深厚的黃土和豐富的砂石,具有很強的直立性,為建造窯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其二,陝北歷史上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烽火連連,百姓經常要遷徙避難,因此少有人家建設豪宅大院,多數百姓只掘三丈土窯,就可安家立舍,戰亂一起,棄之而去。而且土窯洞挖掘簡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涼。最後,黃土高原地區缺乏高大的喬木,蓋瓦屋也存在實際的困難,因而窯居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地位和價值

陝北窯洞歷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陝北的吳堡縣相繼發現了兩座原始社會龍山文化時期(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頭城,其中就有窯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和淺穴居,並逐漸形成聚落。這種窯洞雛形的產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時間了。陝北窯洞發展到周代還是半地穴式,到秦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現在的土窯。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清末民初,當地人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現在也有用彩色瓷磚添窯面和分割廳室及上下兩層樓房式的新窯洞,住著更加舒適宜人。

關於陝北窯洞的演變,近代有很多人曾專門著述。張聞天在《米脂楊家溝調查》,郭冰廬先生在《窯洞風俗文化》等書中對陝北地方窯洞就有細微描述:楊家溝因有錢財修建比較豪華的窯洞式莊院。馬氏莊院有多處四合院,錯落有致地散佈在楊家溝的山坡邦樑之間。每一個四合院既互為獨立,又可連為一體。主院皆有堂號,諸如中正堂、依仁堂、裕仁堂、迎仁堂等十多個,另有祠堂、學堂,可謂氣勢恢巨集,大氣磅礴,是全國罕見的一個村莊。還有姜氏莊院。“癸山丁向”,坐東北向西南,從山腳到山頂分為三個既連通又獨立的院落,組成一個大型群體。有涵洞、寨牆、井泉、地窖。大門額題“大夫第”的書房院,也有“明五暗四大廂窯”的主院,還有額題“武魁”的中院,三院自成一體,互相聯結。再看常氏莊院。庭院分上下四合院,下院有對稱倒廳房及耳房,兩偏院,東西為畜圈,碾磨院,前院方石鋪地,洩洪排水系統精巧而隱祕。諸如此類記載,在地方誌中比比皆是,可見陝北窯洞在考古、文學、生活和建築領域中佔據的地位和價值了。

窯洞四合院

米脂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米脂的窯洞有別於陝北其他縣份的窯洞。它高大巨集偉,寬敞明亮,規範別緻。境內有常氏莊園、馬氏莊園、姜氏莊園,它們都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窯洞四合院。

2009年5月初,在米脂縣文化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位於縣城東北12公里處高廟山柳樹溝北側的常氏莊園。

據當地志書記載,常氏莊園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常維興動工興建,維興未訖而終,由他的長子常英經管並最後完成。現在的這處莊園是指後來由常維興的三子、四子繼承的窯洞民居院落,而非長子常英、次子常耀和幼子常傑另外的繼承之所。其格局為上下兩套四合院,氣勢雖不如姜氏莊園巨集大,但更為緊湊對稱規範。

大門前沿用塊石築高畔,平臺場地約三百多平方米,兩端為石拱門洞,沿坡由西而入。進入大門即底園,門兩邊有對稱廳房、耳房,院西門內為石院磨房,院東門內為馬廄廁所。由底園拾級而上經二門直抵頂院,正面一線五孔石窯,高門亮窗,穿廊虎抱,正窯兩邊配雙窯小院,主院兩側六孔石窯相對,呈典型“明五暗四六廂窯”式。二門內彩繪裝飾古樸典雅,門前兩側影壁水磨磚雕松鶴竹鹿,祥雲薈萃。常家莊園富麗堂皇,出入方便,居住得宜。深山溝中有如此窯洞美宅,無疑為黃土地增添亮麗一景。

常遇春的後裔

米脂因米汁如脂而有名,而米脂更是全國典型的石拱窯洞四合院寶庫。在這個神奇的地方,出英雄也更出美人。李自成和貂蟬是順理成章的米脂名片。而關於米脂常氏的傳說則更顯得神祕。據傳米脂常氏為明代開國元勳常遇春之三子常森後裔,襲封昭勇將軍。1403年,朱棣篡權稱帝,常森攜眷至山西臨縣兔番村,後因看到黃河對的陝北更宜於隱蔽,遂西渡黃河隱居於米脂佳縣交界處,易名為“僧”,住永和寺,陝北方音“僧”“森”同音,以諧音志其原名“森”.其長子常崗落戶於七甲,次子常強落戶於十甲。於今陝北米脂、佳縣、子洲、綏德、橫山等5縣均有常森後裔分佈,僅米脂常姓就遍佈在八十多個村莊,約3萬餘人。主要居住村莊有五兒窪、常坪、麻渠、楊(陽)山、高廟山、自家沿等村和其他“常”字打頭為名的村落。以常氏莊園為例,它結構嚴謹,標準規範,寬敞明亮,“三雕”藝術十分精細。

常氏莊園隱藏在黃土高原的腹地,它的設計巧妙在把常字的暗記打了進去,這在陝北地區別無二家。常家祖先是晚清地主,靠土地發家,這與歷史有關,但常氏發家後便建造這一精細的窯洞四合院,以“務本敦倫”家訓後人。

一個家族的興衰

常氏莊園中另外兩部分未談到,因為當初更加巨集偉的窯洞組合藍圖並未完成。要完整地瞭解常氏莊園,就必須追溯常氏家族發展和變遷的自然環境、歷史環境以及由窮人變財主的發家歷程。

米脂五兒窪是高廟山常氏的祖居地,至18世的常祥廷時,家無長物,欠債累累。祥廷為躲債又為謀生,隻身走“老山”(延安一帶的專稱)金盆灣開荒種地,幾年下來,居然趕上兩頭毛驢反覆往家運糧食。此時恰遇大旱,二三升米就能買1垧(3畝)地,不但償還了債務,還買了不少地。於是想在祖居地五兒窪修窯洞。但由於五兒窪諸多事體難以到位,才決定另擇村莊。惠家溝、印鬥都有自己所購之地,川寬地好,但慮及大溝常有盜賊搶劫,又常有“浮人”(即成群結隊“吃大戶”者)不時“光顧”,最後決定來高廟山定居。至19世的常步霄時,先買下現成的5孔石窯暫居。到20世的常維興時,已擁有5千垧(1萬5千畝)土地和米脂城、鎮川鎮的“復勝祥”鋪面,這是常氏發家和來高廟山發展的來由。

透過眼前這座飽經風霜的窯洞四合院看過去,我們觸控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史。

其實陝北窯洞對於我們這些外來者而言,它既是建築,也是文化。它從遠古走來,黃土是它的命脈;它向未來走去,還將生生不息,永世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