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馮家窯與戲臺溝的歷史淵源

  馮姓,百家姓中屬於支系較多的姓氏,並且年代久遠。下面為您講述馮家窯與戲臺溝的歷史淵源。從古至今人才輩出、令人側目。馮姓在全國總人口有800多萬,追溯其根源馮姓是典型的貴族後裔,血統顯赫。
馮家窯與戲臺溝的歷史淵源
  燕山北面的鳳凰嶺下有一個山谷叫“戲臺溝”,走進溝內就會發現一座已廢棄的煤窯。問起這座煤窯的歷史,當地人就會講起“馮家窯”的故事。

  “馮家窯”的主人叫馮殿臣,是河北省河間縣人。他經常來往於保定和房山縣之間,從這邊買煤運到保定去賣,再從外邊弄點針頭線腦跟山裡人交換。

  一天,一個叫王有財的年輕人找到馮殿臣。王有財說:他本想在養兒峪北山開個煤窯,贖回老家被當出的家產,但一直也挖不著煤。那天在窯神廟遇到窯神顯靈,要他去找河間縣的馮殿臣。

  第二天,馮殿臣拿出自己做買賣的本錢,到上店村買了一頭小豬,便和小夥子一起抬著小豬奔了窯神廟。這座窯神廟是走窯的人們自己湊錢修建的,廟裡的窯神爺是個黑臉、黑胡、身穿黑衣的老頭兒,端坐在大殿中間,左右手各倒提著一吊銅錢。人們都說:“窯神爺的銅錢倒提著,走窯的錢不好掙。”窯神背後是兩個男童,左邊的抱著窯譜,右邊的抱著窯燈。兩人把小豬放在香案前,點燃三炷香,雙手合十,然後倒地跪拜。馮殿臣虔誠地說:“您是上方一尊神,我是下界馮殿臣。今天奉獻豬一口,求您保佑俺小民。”可說了半天,豬就是不叫喚,這等於說窯神爺不領情。馮殿臣又說:“知道今天禮物薄,尊神莫怪莫嗔著。待到臘月十八日,重修廟宇鍍金箔。”只見香霧飄渺中窯神爺的鬍子動了,說:“順著廟前石路走,往北五里莫回頭。那兒有個舊窯洞,三棵仙草照路徑。”馮殿臣和青年人叩謝以後向北山走了。

  兩人邊走邊尋找舊窯口,在一棵桑樹下發現了三株蛇仙草,倆人把它挖出來。前邊果然發現了一箇舊窯洞,兩個人小心翼翼鑽了進去。說來奇怪,蛇仙草竟然發出了亮光,兩個人藉助亮光,接連發現了多處煤層。

  於是,他們僱來礦工重開舊窯,很快挖出了帶有紅線的頭等塊煤。馮殿臣和窯工們處得很好。誰家缺錢,只要說一聲就能從櫃上支錢,大夥兒都願給他賣力氣。王有財也用挖煤的錢贖回了當出的家產。

  這一年天降大雨,煤窯被水淹了。馮殿臣只好讓窯工們暫時回家,自己也準備回老家河間縣看看。回家就要帶些金銀,可兵荒馬亂,路上萬一碰上劫道的怎麼辦?馮殿臣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找來一個打金銀首飾的,如此這般叮囑了他。三天以後,馮殿臣騎著一匹白馬下山了。出房山縣城沒多遠,他就被幾個客商模樣的人盯住了。

  馮殿臣曉行夜宿,每到一處住宿,便把馬鞍子摘下來往地上一扔進屋休息,好象根本沒理會有人跟蹤。那夥“客商”因為沒有發現“貨”藏在什麼地方,也只好一路跟著檢視,別人還以為是馮殿臣的保鏢。

  這一天,馮殿臣回到了河間。他雙手抱拳對跟隨的“客商”說:“諸位,一路多虧你們保護陪伴,才使我平安到家。來,請到家裡坐會兒吧?”“客商”們你看我、我看你,好一會兒沒說出話來。一個瘦子說:“不瞞您說,我們取過無數次‘貨’,可從沒象跟您這回這麼難。到現在還不知您的‘貨’在哪兒?”馮殿臣說:“一個窮莊稼人,哪有什麼錢?來,進來喝口茶吧。”

  馮殿臣讓家人擺上了飯菜,酒足飯飽之後,他拿出紙筆,給幾個“客商”寫了個紙條說:“我在養兒峪那邊有個煤窯,因為前些日子發水,被迫停工了。如果幾位不嫌棄,拿這張紙到村裡找人,自然會有人幫忙。這比替人‘取貨’好多了。”瘦個子接過紙條一謝再謝帶人走了。

  馮殿臣叫家人牽過白馬,卸下了馬鞍,然後悄悄告訴妻子:“這馬鞍子外邊包的是鐵皮,裡邊卻全是金子……”原來,馮殿臣是把金銀打成了馬鞍。

  再說幾個“客商”拿著馮殿臣的紙條接管了煤窯。由於幹慣了黑道上的活,他們眼裡只有一個“錢”字,所以對窯工們非打即罵。窯工們開始消極怠工:今天這個說窯筐壞了,明天那個說窯樁該換了……到了月底,挖出的煤還不夠發工錢。後來,窯工們索性不幹活了,在窯裡挖了個戲臺,沒事就在窯裡自娛自樂唱戲。沒出三個月,這幾個“客商”就被氣走了。

  就在幾個“客商”走後不久,馮殿臣回來了。他對窯工們說:“大夥兒幹得好!這幾個月的工錢我加倍給你們。”原來,窯工們的所作所為都是馮殿臣在背後支使的。

  後來,馮殿臣領著大夥又幹了兩年,便把煤窯讓給窯工們。為紀念馮殿臣和窯工們智鬥歹徒的故事,人們就把這條開窯的山谷叫成了“戲臺溝”。
TAG標籤:馮家 戲臺 歷史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