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三家村歷史淵源:齊家坡 畫家堤 高崗下窪武家

解讀百家姓齊姓。三家村的歷史淵源以前只有齊家坡,畫家堤,高崗下窪武家這三家。齊姓是一個多源流姓氏。齊姓在中國分佈較廣,尤以中國東北三省和河北、河南為多,上述五省之齊姓人口約1723000人,排名123位,人口較多。

三家村歷史淵源:齊家坡 畫家堤 高崗下窪武家

齊姓文化之三家村歷史淵源

滑縣小鋪鄉三家村位於縣城南一公里處,一些舊縣誌、民間傳說和出土的殘碑銘文,逐步印證了這個古老村落的成村年代和歷史。

滑縣小鋪鄉三家村村民薛建軍告訴我們:“咱三家村的歷史很有淵源,(村民)好說”齊家坡,畫家堤,高崗下窪武家的“,就是這三家起源的三家村。原先三家村就住這三家,後來,陸陸續續從外地過來的人多了,形成了大村落。”

說到三家村,不得不提“竹馬舞”。三家村“竹馬舞”民間又稱“跑竹馬”,因舞蹈道具竹馬和動作而得名。“竹馬舞”是三家村先民為了“豐收、鬧新春、呈技藝以悅神明”,歌頌太平,表達民眾心聲而創作的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民間傳統舞蹈。滑縣傳統村落之三家村——“竹馬”背上的古村落-齊氏家譜-齊氏家譜

薛建軍介紹說:“咱這個竹馬呀,起源於明朝初期,玩的故事內容是元朝的事,元順帝敗走黑河,也叫七人七騎(ji)過黑河,也叫獻銅橋。這是元朝末的一個故事,後來經過民間藝人對它的演繹,搬上了舞臺,(竹馬舞)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2011年,三家村”竹馬舞“能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只是年代久遠,表演中原生態的唱腔經專家考證,也是獨一無二的。”

薛建軍還介紹說:“咱這個竹馬它的唱腔太老,唱腔是原生態的,古韻古腔,在咱中原大地很難找的。這是經過咱省文化廳前兩年來了,來考證咱的,沒有考證出第二家,在咱中原是絕無僅有的一家。”

在三家村,當問起村內最古老的建築是哪座?村民們會異口同聲的說是西大廟,關於它曾經是修建長虹堤的行宮、隋煬帝疏通大運河的行宮、明朝時期的禹王廟的傳說有很多。幾年前,村民無意中從院內挖出的幾通青石殘碑、幾片金黃琉璃瓦也印證了西大廟久遠的歷史和曾經的輝煌。

薛建軍還介紹說:“這個石碑就是明萬曆五年重修香亭碑一通,上頭主要是記載了哪個廟用的,這個廟,禹王廟用的香亭碑。”

三家村的古廟宇、明清建築等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和“竹馬舞”非物質文化遺產儲存完好,這些遺蹟都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近年來,隨著滑縣相關部門和該村群眾不遺餘力地挖掘、整理、保護既有的文物資源和古村落文化資源,如今,三家村順利列入全省首批傳統村落名錄。

內容提要

三家村位居中原腹地,是黃河故道左金堤之上的一個大行政自然村落。全村共有三千餘人口,四千餘畝沃土,是滑縣小鋪鄉的北糧倉。它西傍長虹坡,北靠道口鎮、東臨新濮路,西側還有北京至汴梁的古官道,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起源、傳承和發展

中原著名歷史文化遺存“竹馬舞”就起源、傳承、發展於該村村西的“火神會”竹馬玩會。“竹馬舞”又稱跑竹馬,因舞蹈道具竹馬和動作而得名。“竹馬舞”起源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先民們為豐收、頌太平、鬧新春而創作的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民間歌舞。

歷史傳說

關於竹馬舞的故事內容,還有一段歷史傳說。說是在元順帝時期,我國北方有戰事,順帝率兵親征。一次戰鬥失利,元順帝僅剩七人七騎退至黑河邊。當時前有河水斷路,後有追兵緊逼,身陷絕境的元順帝仰天長嘯道:“若天不絕我,讓我過得河去……”順帝話音未落,河面上即刻現出一座浮橋。順帝過橋後,此橋隨即消失。於是,後人稱這段故事叫《現銅橋》或《七人七騎過黑河》,並將它編成戲,譜上曲,搬上舞臺。

幾度沉浮

“三家村竹馬舞”演唱的《四句腔》,據傳就是古元曲的一個曲牌。該曲牌悠閒瀟灑,委婉動聽,自成一體。三家村古會蕭條,“竹馬舞”的表演也走入低谷。新中國成立後,三家村古會枯木逢春,“竹馬舞”演出也再度復甦。“三家村竹馬舞”又轉變成為思想文藝宣傳隊,象徵著萬馬奔騰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三家村竹馬舞”才又恢復為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並由此走向輝煌。現今,“三家村竹馬舞”是三家村村西火神會的主體。

文化價值

“三家村竹馬舞”是先民們智慧的結晶和創造力的體現,其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成為我國民間藝術成就輝煌的資料佐證。它表演穩健、流暢,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豐厚,是非常珍貴的中華民間藝術瑰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借鑑、科學研究、藝術觀賞和文化傳承價值。

藝術表演形式

“三家村竹馬舞”的藝術表演形式獨特。伴奏樂器有:戰鼓、大鑼、大鐃、大鑔、水鑔、馬鑼、鈄、邊鼓、手鑔、高音鼓、三鑼、高音鑼、中虎鑼;演出服裝有:夾大袍、夾大褂、合衫、黃馬褂、武士服、彩褲、小夾袍、夾褂、絲絛、醜服、打皇傘衛士服;頭飾有:鳳冠、小額子、假髮、鬢角、頭網、雙扎髻、小帶子、鬢花、寶石、翎、馬僮帽、英雄髻、鎖布、元韃帽、老韃皇帝帽、綵帶、老韃胡、氈帽;表演隊伍組成有:男馬僮、男韃、女馬僮、女韃、韓湘子、醜、元順帝、打傘衛士等等。

“三家村竹馬舞”還有大號(尖子號)、戰鼓等大樂器做烘托,十四名青年扮相各一:有帝、有妃、有兵、有將、有人、有仙。它以丹風三點頭向觀眾行禮為開始,以古戰場上陣容的千變萬化為內容。觀看這樣的演出,讓人們既能感受古戰場陣容之嚴整,又能欣賞古樂曲之悠揚,真可謂是大飽眼耳之福啊!

伴隨著一聲開道鑼響,大號嘹亮高亢,戰鼓殷殷動地,樂聲震天價響,旗、鑼、傘、扇領路,彩旗方陣相隨,獅子武術方陣精神抖擻,竹馬方陣威風凜凜,花藍方陣婀娜多姿,古會遊行開始。那陣勢,真好像皇帝出巡、娘娘出宮啊!

“三家村竹馬舞”雖然再現的是古戰爭場面,但實質上體現的是民眾嚮往和平與富強的願望,反映了自古以來戰爭與和平之間的巨大反差。這在我國民間藝術中是頗具聰明才智和藝術魅力的,也對研究我國民間藝術的起源有著很高的歷史借鑑價值。

榮譽和保護

“三家村竹馬舞”源於生活,貼近百姓,深受群眾喜愛。每逢節日表演,觀眾人山人海,水洩不通。該舞蹈曾多次應邀在棗村、王莊、城關、老店等周邊鄉鎮和浚縣、安陽等鄰近縣市演出。解放初期,曾參加過王莊十三區成立慶典。2004年在滑縣首屆民間文化藝術節匯演中榮獲二等獎,2005年榮獲匯演一等獎,2006年榮獲匯演二等獎。2006年又參加了安陽市殷墟“申遺”成功慶典。該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社會影響力極大。可是,這一珍貴的中華歷史文化遺存、中華民間藝術瑰寶,在今天經濟發展大潮的衝擊下,竟然是後繼乏人,發展前景困難重重,亟待搶救和保護。在這種情況下,2008年,小鋪鄉人民政府根據“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制訂出《“三家村竹馬舞”搶救、保護實施方案》,對相關資料進行挖掘、整理和研究,相繼出版了《“三家村竹馬舞”舞蹈整合》、《“三家村竹馬舞”演唱曲目整合》等書籍,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保護機制和傳承機制,解決了後繼乏人問題,完善了排練場所,為其傳承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在縣鄉兩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三家村竹馬舞”被安陽市人民政府、安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列為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廳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不僅為“三家村竹馬舞”提供了較好的傳承發展機遇,而且對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和社會進步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老廟和老堤

如今,演出“竹馬舞”的服裝、道具、樂器等均放置於村西的一座老廟中。老廟坐北朝南,門兩旁的石柱上雕刻著這樣一幅楹聯:上聯曰“握乾坤司坎位昭昭靈應九霄”,下聯曰“轉天地掌水衡赫赫恩波六合”。楹聯字跡雖經歲月侵蝕,但仍不減其遒勁之勢。關於此廟的來歷,有兩個傳說:一說是打漢堤時的行宮,一說是隋煬帝修大運河時的行宮。至於哪種說法正確,現今已無法考證,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座老廟至少是明朝時期所建,這一點是被安陽市文物局考證過的。在老廟前錯落地安置著八塊石碑,上面均刻著近年修繕老廟及扶持竹馬舞發展的捐資,這些捐資人均為本村村民,由此可以看出,三家村村民對保護竹馬舞發展的積極性有多高,竹馬舞的傳承與發展大有希望。

在老廟的西側差不多有一百米的地方,就是昔日的黃河防洪大堤,現在村民稱其為“老堤”。關於“老堤”,還有一句俗語叫“打漢堤,不分晝夜”。如今村民們互相打趣時,還常說這句話,意思就是“非常繁忙,不分黑夜白天”。

美麗和幸福

如今的三家村,正在建設美麗村莊,村莊道路兩邊進行了綠化,部分有礙發展的房屋被遷建,村民移風易俗,舊房改造,新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