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人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姓氏名人/列表

屈大均簡介 又字翁山 廣東番禺人

解讀百家姓屈姓名人。屈大均簡介,又字翁山,廣東番禺人。屈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約七十六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48%左右。

屈大均簡介 又字翁山 廣東番禺人

屈姓名人: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龍,又名邵隆,號非池,字騷餘,又字翁山、介子,號菜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樑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避禍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於雍正、乾隆兩朝,後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

人物生平

屈大均生於1630年(崇禎三年)10月10日,兒時隨入贅邵家的父親居住在南海縣西場(即今之廣州荔灣區西場)。1640年(崇幀十三年),隨父親歸原籍番禺,恢復屈姓,更名大均。早年受業於陳邦彥門下,1646年(順治三年)補南海縣生員。

參與抗清鬥爭

1646年(順治三年)清軍陷廣州。1648年(順治五年),屈大均參加其師陳邦彥以及陳子壯、張家玉等的反清鬥爭,同年失敗。後至肇慶,向南明永曆帝呈《中興六大典書》,授以中祕書,不久因父歿急歸。

早年受業於陳邦彥門下,深受其思想的薰陶。曾參與陳邦彥等人發動的抗清鬥爭,並在陳等人遇害後冒著風險收斂他們的遺骸。其後,為避免清廷的迫害,他入寺廟削髮為僧,並將居所命名為“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其間,他以化緣為名奔走各地積極參與反清活動,並曾遣人送情報給抗清名將鄭成功,欲引導鄭的舟師沿海路進攻南京。

化緣雲遊四海

1650年(順治七年),清兵再圍廣州,屈大均為避禍,

於番禺縣雷峰海雲寺削髮為僧,法名今種,字一靈,名其所居為“死庵”,以示誓不為清廷所用之意。

1656年(順治十三年),以化緣為名開始雲遊四海,奔走吳越、幽燕、齊魯、荊楚、秦晉大地,北遊關中、山西,入會稽至南京謁明孝陵,又上北京,登景山尋得崇禎死所哭拜,與顧炎武、李因篤、朱彝尊等交往。又東出山海關,留意山川險阻,暗圖復業。他在遼東憑弔袁崇煥督師故壘,寫下《出塞》及《塞上曲》等曲。返回關內後,積極遊走於齊、魯、吳、越之間,在會稽與魏阱、祁班孫等祕密聯絡鄭成功,後張煌言率軍沿江而上,克蕪湖,取徽、寧,下州縣三十餘。

參與揭竿反清

1660年(順治十七年)秋,屈大均訪南京,與朱彝尊同遊山陰,參加祁氏兄弟的抗清活動。1662年,魏阱、錢瞻百、錢纘曾、潘廷聰等被殺於杭州,祁班孫遣戌寧古塔,大均避居桐廬。

1673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以蓄髮復衣冠為號揭竿反清,屈大均赴桂參與其事,被委為廣西按察司副司監督孫延齡軍。未久,他因洞悉吳三桂借反清之名而行爭霸割據之實的用心,遂託病辭職返回廣東。

歸鄉潛心著作

1674年(康熙十三年),臺灣還歸清廷之後,屈已停止反清活動,移志於對廣東文獻、方物、掌故的收集編纂,編成《廣東文集》、《廣東文選》。而為時人敬佩的是,他不顧清廷的禁令,撰寫了《皇明四朝成仁錄》,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頌德,在明末的遺民中引起較大的反響。他並著述《廣東新語》,記述廣東的天文、地理、礦藏、草木、動物、文化、民族、習俗等方面的資料,被認為是一部史料價值甚高的廣東地情書。屈大均的詩歌創作風格明快,是嶺南詩界“三大家”之一,對近代的嶺南詩風有著較大的影響。晚年的詩作大多流現出反清鬥爭的情愫。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6月27日,他在家鄉病逝。死後,因其所著《皇明四朝成仁錄》被人舉報有反清情緒,雍正、乾隆兩帝分別下令徹查並焚燬該書。

後人紀念

屈大均墓位於廣東省番禺市新造鎮思賢村寶珠崗麓,佔地面積平方米,有屈大均墓、八泉亭、思賢亭等紀念建築物,均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大均而建。墓域成梯形,前寬14.5米,後寬6.8米,邊長9.8米,高127釐米,內寬137釐米,左右墓手高83釐米。正中墓碑是青石刻字:“明屈翁山先生墓民國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縣長陳樾題”。屈大均墓表,位於墓域後方偏右,高178釐米,寬180釐米,中間嵌“屈翁山先生墓碑”。碑文為邑人吳道容所撰並書。

1985年,廣州市番禺縣人民政府特撥款修葺,並在墓前右側建“思賢亭”一座,內刻屈大均像。思賢亭在墓側,距八泉亭100多米,六柱六角,飛簷,蓋以琉璃瓦,中有黃文寬撰寫的石刻碑記,是1984年縣人民政府建立的。位於思賢村尾的“八泉亭”,亦是1929年建。亭為四方形,寬3.6米,高4.3米,斜頂,用水泥構制。亭中立一碑,高1.52米,寬1.03米,上刻屈翁山線描畫像,像下刻有當年縣長陳樾撰書的《八泉亭記》。墓域前寬巧、後寬7米,築有防水牆,分二級平臺。原墓不封不樹,後築為半圓球形。墓域內還有其父、母、子、媳墓。1985年重修時建“思賢亭”並樹碑。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TAG標籤:廣東 屈大均 番禺 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