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南通元宵特色風俗之放燒火

元宵節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比較多見的習俗是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放爆竹、拜帖、猜燈謎、偷菜、走百病、摸門釘等等。南通文化卻比較獨特、有趣的風俗“方燒火”

南通元宵特色風俗之放燒火

正月十五日,在南通農村還有極富地方特色的風俗——“放燒火”。“放燒火”俗稱“照毛蟲”,也稱“照田財”,是希望棉花種植期間除盡害蟲,盼望來年豐收之意。每逢正月十五下午,家家戶戶用蘆葦、紅草或茅草,紮成碗口粗細、長達數尺的大草把,少則一個,多則三、四個備用。待等日落黃昏時分,人們將火把點燃,手捧火把,沿著自家田岸奔跑,口中高呼:
  “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燒火,噢——”;
  “我家的菜盤籃大,人家的菜銅錢大,噢——”;
  “人家的棉花收到一藩籃,我家的棉花收了一堆疊,噢——”。

語言詼諧風趣,比喻生動形象,雖說稍有褒己貶人之嫌,但家家戶戶都作如是說,因此非但不會引起鄰里爭執,相反,比火把亮大、比嗓音高低、比口齒伶俐、比奔跑迅速,場面熱烈而又壯觀。活動雖然侷限於郊縣農村,但城裡的文人雅士、紅男綠女也常為之吸引,不少人專程去南郊狼山(南通最高處),登高遠眺。夜空裡,大地上火光點點,如火龍遊動、似流螢飛舞,加上粗獷的吶喊,此情此景煞是動人。相傳,此俗與明代嘉靖年間南通百姓自發抗倭有關,每逢正、二月月半之日,人們就放“燒火”,慶祝抗倭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