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重慶喪葬習俗具體有哪些?

我國的葬俗文化從發展至今,經過不斷的歷史演變和變革逐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和完備的習俗禮儀。除了部分少數民族的喪俗千奇百怪以外,我國的傳統葬俗基本大同小異,會有略微差別。在重慶文化中,送別死者的禮儀很莊重嚴謹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重慶的葬禮習俗。

重慶喪葬習俗具體有哪些?

一、換裝、抹汗
  家中親人(以老人為例)快去世的時候,在嚥氣之前,由家中親屬為老人清洗身體,叫做“抹汗”,全身上下用溼帕子抹一遍。親人嚥氣後,就立馬換上衣服,因為屍體僵硬後穿衣服非常困難。衣服穿三層。

第一層是黑色或藍色的衣服,第二層是白色的衣服,第三層是壽衣。據說這樣穿的原因是,人的靈魂到了陰間會被脫光衣服,而第二層穿白色衣服,就是為了讓小鬼把白色的衣服看成是人的面板。這樣老人就能保留兩層衣服。老人死後還要在老人頭上包一張黑色的帕子或是戴一頂黑色的帽子。有些地區是在人死後在進行換衣。

二、落氣、停喪
  在重慶地區,人死最後一口氣落下去了,叫做落氣,即停止呼吸的意思。當一個人被確定落氣之後,舊俗會立即燒“落氣錢”(紙錢)。接著舉行停屍儀式,要把老人的遺體放在一塊木板上。把木板置於堂屋中央,木板下由兩根高板凳支撐。在木板下放置一盆水,水盆上放一個米篩或筲箕等東西,米篩上再放置一個菜油燈。俗話說:“菜油燈烤背,活兒都做完了。”表示人的一生到此結束了。

老人腳前要放置一升米,以作插香燭之用。身側放置一個鐵盆或鐵鍋,以作燒紙之用。需要注意的是,客死異鄉的人的遺體是不能進入屋子的,只能停放在屋簷下,還要進行喊魂、招魂儀式。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現在停屍的方式也在慢慢改變,如城裡和城郊的農村,停屍常用電冰棺,避免因等候親人弔唁活動太長而導致屍體腐壞。

三、報喪
  老人嚥氣後,立即放鞭炮,以告知村裡的親朋好友,老人去世了。親友鄰居就會過來幫忙。再通過其它方式(打電話、託信等)告知遠方的親友,請他們過來弔唁。  守靈、趕喪、哭喪。報喪之後,孝男孝女應穿上孝服。

但現在已經簡化了,只要頭上系一條白色的布帕就行,布帕叫做“孝帕”。親朋來弔唁也會得到“孝帕”系在頭上。老人停屍完畢後就要在靈前設靈堂,舉哀守靈,接待前來弔唁的親友。而親友在接到報喪之後,須立即前往喪家弔唁,這叫趕喪或弔喪、弔孝。前來趕喪的親友領取孝帕之後就到靈前叩拜哭靈。

四、法事
  老人去世後就要馬上請掌帖師過來做法事。掌帖師是北碚地區的一種專門做喪事的職業。掌帖師作為一個專門的職業有著自己的行規,一般是家族傳承或是師徒相傳。其職能相當於少數民族中的祭司。掌帖師有自己專用的法器道具,有專門的經書,有自己的學問。喪事該怎麼辦、日期改怎麼選、儀式該怎麼做、遇到特殊情況該怎麼處理,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

掌帖師負責整個喪葬過程的各種儀式,也負責唸經超度。通知掌帖師的同時也要通知石匠開始砌墳。掌帖師唸經的時間從白天到晚上12點左右。下半夜則請“耍鑼鼓”,“耍鑼鼓”有點類似於戲班子,但不是唱戲只是唱歌。如果家境不富裕可以免之。

現在基本沒有“耍鑼鼓”了,於是改請樂隊唱歌、奏喪樂。若是當天下葬,凡事從簡,只請一名掌帖師,掌帖師就念咒做幾個法術完事。若是喪事超過三天,要請三個掌帖師,掌帖師就會有很多活動。喪事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掌帖師的測算,看哪一日是好日子,至少不是不吉利的日子。有些也由子女的多少決定,一個子女做一天。

五、喪酒
  在重慶地區,不是所有人去世後都要辦喪酒的。未結婚生兒育女的人死去一般不辦喪酒。結婚生了後代的人去世,才有資格辦酒。喪酒的時間並不確定為某日。從死者落氣開始,就有客人到來,就要開始辦喪酒招待客人。直到死者下葬,散客,喪酒才結束。親友來吃喪酒一般會送禮。舊時送禮的意義應該是送給喪家一些辦喪事的物資,以幫助喪家舉辦喪事,減輕負擔。

因為在舊時經濟貧困時,一次喪事對喪家是一次很大的經濟負擔。而現在經濟發展,辦喪事已經不算太大的負擔了,所以送禮的物品也更加寬泛了。簡單的就直接送上現金,有心的就送上鞭炮、祭幛。客人們安安靜靜地吃喝,不喧鬧不嘈雜。

有些地方直系親屬(孝子)是不能和客人一起吃飯喝酒的,他們必須吃素。有些地方有孝子發喪期間只喝稀飯的習俗。但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習俗已經淡化了,孝子孝女已經不禁酒肉了。 

TAG標籤:重慶 喪葬 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