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耍孩兒

耍孩兒是山西地區觀眾所喜愛的地方劇種之一,它有極其悠遠的歷史,而最早記載耍孩兒文化的便始於元代,它也是眾多山西文化中的一種。耍孩兒唱曲主要以正板和慢板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靈動多變,也就是這樣的不同,才使得它流傳百世。
  那麼,山西耍孩兒有著怎樣的城市文化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耍孩兒

“耍孩兒”也叫“咳咳腔”,流行於山西北部,“耍孩兒”對全國人民來說,雖然比較生疏,但它的歷史卻要比南昆北戈,東柳西梆要古老得多。“耍孩兒”劇種,有它自己獨特的唱腔,獨特的劇目和獨特的表演藝術。它至今仍然獨樹一幟,紮根在山西北部的人民群眾之中。

“耍孩兒”曲調古樸、婉約、豪放、細膩,充滿鄉土氣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更加優美動聽、悅耳感人。“耍孩兒”的優秀傳統劇目有《千里送京娘》、《獅子洞》、《劉家莊》、《繡鞋記》等十餘種。耍孩兒屬元曲般涉調,曾經在關漢卿的劇作中充當著主要曲調,其用前後嗓發音,悲聲淒涼切切、喜聲活潑抒情,在戲劇表演系統中獨樹一幟,是被稱為研究元曲的“活化石”。

歷史溯源
  耍孩兒戲是由金、元時代盛行的《般涉調·耍孩兒》曲調受其他戲曲音樂和民歌的影響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6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它源於雁北大同、懷仁和應縣一帶。早期,演員皆系農民,農閒季節組織臨時班社進行演出。新中國成立後,業餘耍孩兒劇團蓬勃興起。

據傳清代嘉慶、道光年間(1796—1812年),由農民農閒季節臨時組織的班社曾遍佈於桑乾河兩岸。湧現出了鬚生薄海魚、席生,小旦“飛羅面”辛致極,鬚生兼花臉趙真,青衣“三旦娃”高寬、“水仙花”丑角玉梅、海山,老旦孟福等一批耍孩兒表演藝術家。解放以後,大同市成立了耍孩兒專業劇團,1980年,應縣民營耍孩兒劇團成立。先後培養出“小飛羅面”薛治國、李永蓮、李茂修、孫大軍、李立芬等新一代演員,使這個稀有劇種得以傳承。

2008年,朔州市應縣耍孩兒綜合藝術團成立,這是一個民營性質的演出團體。劇團成立以來,將應縣木塔文化、梨花文化與耍孩兒藝術相結合,除演出耍孩兒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目外,還演出了現代戲《巧遇》、《禾就笑起來》、《大春滿應州》、《調包計》、《致富村的笑聲》等。

山西省大同市耍孩兒劇團演出的《豬八戒背媳婦》又名《扇墳》,是耍孩兒優秀劇目《獅子洞》中的一折,曾在2007年參加“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稀有劇種晉京展演”。主要劇情為:唐僧師徒取經途中遇到妖怪,孫悟空與豬八戒分頭尋找師父,八戒懶惰,悟空遂化作扇墳少婦,戲弄八戒,促其醒悟,不敢再有非分之念。劇情極富戲劇性。

藝術特色
  耍孩兒角色分紅、黑、生、旦、醜五行。以板胡、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音調旋律歡快活潑,婉轉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靈活多變。它吸收南羅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調,又從晉北道情、晉劇中獲取了豐富養料,使表現手法更加豐富多彩。

在表達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戲中的“介板”和“滾白”的唱法。耍孩兒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唱腔發聲使用後嗓子,聲音從喉嚨下面發出來,演唱時,往往“咳”在詞前,第一句唱詞的咳腔有喚起聽眾興味之感,第二句唱詞前的咳腔,有承上啟下作用。另外,唱詞上“迭褶”較多,聽起來渾厚、質樸。

耍孩兒的這種特殊發聲方法,使外地人乍一聽起來很不習慣,認為它發聲不科學,但聽慣了以後,就會覺得越聽越愛聽;這種唱腔深受當地戲迷喜愛,好像是不用後嗓子唱就過不了“戲癮”似的。耍孩兒戲的表演,具有舞蹈性強,誇張幅度大,生活氣息濃厚等優點。耍孩兒曲調屬套曲體系。在它大伴奏曲中,選用的是大量的民間器樂曲。

耍孩兒唱腔是以主曲為骨架,嵌入“喜鈸子”、“苦鈸子”、“倒三板”、“半鈸子”、“垛鈸子”、“梅花鈸子”和“串兒”等曲調,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達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戲中的“介板”和“滾白”的唱法。傳統音樂分文武場。文場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稱曲笛,亦稱蘇梅);武場有大鑼、小鑼、鼓、鈸等。它的劇目取材廣泛,富有傳奇性。

唱腔婉轉流暢,為當地人民所喜聞樂見。主要代表劇目有:《獅子洞》、《白馬關》、《送京娘》、《七人賢》、《三孝牌》、《金木魚》、《打佛堂》、《對聯珠》等四十多個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