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三河古鎮在哪裡,典型的水鄉古鎮

在中國著名景點中有這麼一個小鎮它地形險要自古以來都是軍事上的一塊重要之地,雖是如此但它卻也因為他的險要造就了他的美景,素來都有對它稱之為“春秋古鎮、皖中水鄉”的美譽。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見識一下吧。

典型的水鄉古鎮,三河古鎮在哪裡

春秋時期,即為吳、楚兩國交爭之地。《左傳·昭公五年》“鵲岸”之戰就發生在此。南北朝時,此地為戰略要地,發生多次大戰。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攻下三河,繳獲雙桅巨舟300餘艘,建立了水軍。晚清咸豐年間,太平軍攻下三河,把它作為皖北重要據點,築大城一座,環以九壘,屯儲糧草軍火,接濟天京、廬州。

1858年11月(咸豐八年十月),太平軍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殲湘軍悍將李續賓及曾國藩弟曾國華等清軍6000餘人,史稱“三河大捷”。文物古蹟:舊有鵲亭、大王廟、鐵佛寺、李忠武公(李續賓)祠、萬年臺等,今已不存。

現存除幾條古街道外,還有太平軍城牆遺址、城隍廟、古碑、三縣橋等。1951年,三河鎮出土太平軍銅炮兩尊,現存南京太平天國展覽館。三河鎮,地處合肥、六安二市交界處,與舒城縣、廬江縣相鄰行政上屬於合肥市肥西縣。

三河鎮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等,後因泥沙淤積,漸成陸地。南北朝後期稱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鎮(詳見《附錄》中《三河鎮歷史變遷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屬廬州府合肥縣,1949年1月25日解放,設三河市(縣級)。1950年4月撤市設區,屬肥西縣。1956年復設三河鎮,直屬縣。

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自古水陸通衢,車船輻輳,百貨交通,商賈雲集,甚是繁榮,曾於1949年設市,當時人口5.6萬,被譽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國水鄉古鎮。21世紀的三河正在締造新的輝煌,21世紀的三河旅遊業展開了騰飛的翅膀。開放、和諧、美麗、神奇的三河,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發展得天獨厚,日新月異。

三河鎮把旅遊業確定為“十五”期間三河經濟的龍頭產業,按照“高起點,新思路,大手筆,創一流”的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把三河納入合肥大旅遊經濟發展圈。高標準建設,打造“合肥頂級,安徽精品”的旅遊產品。

優化旅遊環境,把三河建成最適宜人類旅居的城鎮。壯大旅遊產業,使旅遊業成為三河經濟發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經濟強鎮、生態新鎮、歷史名鎮”的旅遊城鎮形象。世紀之交,千年更替,改革開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熱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內外朋友到三河觀光旅遊,投資興業,並分享三河經濟騰飛的歡樂。

三河乃廬南水鄉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傳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它取南北菜系之長,集徽、川、淮揚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菜餚風味。色香、味醇、價實,為南來北往旅客之青睞。既有高檔佳餚,也有普通土菜。客人食之,滿嘴油津,滿口流香,令人回味悠長,不管你是文人雅士或是村野大眾,到此都能一飽口福。

三河古名“鵲渚”,也是聞名遐邇的釀酒之鄉。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在此全殲湘軍李續賓部,取得輝煌的“三河大捷”,流下“鵲渚十里聞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談。

唐宋以後,三河周圍的河湖灘地逐漸興築圩田,綿延數十里,使這裡成為魚米之鄉。三河鎮很早就形成一個以米市為主的繁華商埠。清嘉慶《合肥縣志》記載:“三河為三邑犬牙之地,米穀廩聚,匯舒、廬、六諸水為河者三,河流寬闊,枝津回互,萬艘可藏”。據1933年統計:三河港年平均輸出大米100萬石,為巢湖各港之冠。

此外,舒城西山所產竹木柴炭等林產山貨順杭埠河而下,在此集散。來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貨也由此批發,流向鄉間,使三河成為巢湖西岸和大別山東麓的一個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買不盡的三河”之說。清光緒《舒城縣誌》記載:“三河鎮百貨交通,為廬郡南一大都會”。

【結束語】既然說到三河古鎮那也就要提及一下三河飲食,它以徽派菜系為底蘊,融百家菜系之長,堪稱中國飲食的一大奇葩,聞名遐邇,傳統宴席—“八八席”、“八四席”,無不傳遞著久遠飲食文化的底蘊,“三河酥鴨”、“米粉蝦”、“豆腐面魚湯”等名菜無不展示水鄉的風韻,“三河小米餃”、“三河馬蹄酥”讓你回味無窮,還有三河茶幹、三河米酒,工藝品三河羽毛扇更讓人流連忘返。

TAG標籤:三河 水鄉 古鎮 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