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委婉細膩且語言風趣的即墨柳腔

戲曲是我國古代表現當地民風民俗的一個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戲曲劇種,與青島文化與之對應的就是流行與膠東一帶的即墨柳腔了,它與茂腔同時被譽為“膠東之花”。下面就一起領略著語言風趣的即墨柳腔吧。

委婉細膩且語言風趣的即墨柳腔

柳腔這一劇種大致產生於清代中葉的即墨西部地區,逐漸形成後流行於膠東一帶。《中國地方戲曲整合》載:柳腔是由民間說唱“本肘鼓”演變形成的。又稱“老拐調”、“哦嗬唵”。他和蘇北的淮海小戲、山東的五音戲、柳琴戲等劇種有一定的近緣關係。與茂腔有著情緣關係,被稱為“姊妹花”,同被譽為“膠東之花”。

據稱:“乾隆十三年(1748年)時,年景不好,水旱蟲災,相繼襲來,群眾生活無法維持。西邊(指即墨縣以西)各縣的群眾背井離鄉,四處逃散,來即墨者甚多。因乞討困難,便利用他們那裡的小調,在乞討時演唱。

當地群眾稱他們演唱的戲為‘周姑子’最初傳到即墨後,當地群眾非常喜歡,便有人跟他們學唱。後來,本肘鼓與即墨當地的民間小曲、秧歌相互融合,經歷了一段時間,不僅聲調發生了變化,而且有說唱體逐步演變為板腔體。

由於柳腔在即墨境內廣為流傳,因而人們稱即墨為“柳腔之鄉”,稱柳腔為“即墨柳腔”。柳腔作為一種地方戲劇大體形成後,便開始走上舞臺,每逢年節廟會,藝人們便臨時搭班登臺演出。在演出過程中,伴奏樂器逐步完善,角色分工越來越細,化妝、服飾和臉譜也有了較嚴格的要求,流傳的地區也更為廣泛。

柳腔亦屬梆子戲系統,即墨人於永亭所唱的梆子戲當脫離不開原始柳腔“肘鼓子”的韻味。由以上這兩則史料佐證了肘鼓子在乾隆年間傳入即墨,並迅速由民間小曲向演唱戲曲轉化的史實。

語言上,柳腔運用即墨地區方言,屬於漢語北方方言的膠遼官話,她通俗易懂,樸素親切,富於誇張,充滿生活氣息,具有濃烈的鄉土風味。音樂方面,柳腔採用民樂伴奏,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由絃樂和管樂組成,絃樂主要樂器有四胡、二胡、琵琶等。管樂有笙、嗩吶、笛子等。

管樂主要是用以吹奏過門、曲牌,起過度和創造氣氛作用。武場的主要樂器有板鼓、大鑼、小鑼、吊鈸、小鈸、啞鈸、碰鐘、大小堂鼓等,用於打擊伴奏。樂譜和鼓點多借用於柳子和京劇的套數。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絃樂伴奏曲牌和吹打樂曲牌,大部分由當地民歌、小調發展而來,也有一部分是由其他劇種移植來的。

唱腔方面,柳腔的唱腔形成經歷了一個由無伴奏自由演唱到有伴奏定調演唱的發展過程。柳腔的前身“本肘鼓”的基本唱腔是“哦嗬唵”,它的起調和尾音是一唱眾合,齊聲幫唱,或以嗩吶、手鼓代替和聲。

表演方面,柳腔的表演亦經歷了一個由粗糙到細膩的發展過程,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轉化到“手、眼、身、發、步”的基本功法運用上,使唱、念、做、打、舞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表演藝術。柳腔以演出劇情曲折的唱工戲為主,包括悲劇、喜劇、鬧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