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不討喜的南京方言——吳語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最基本的工具,人們通過語言傳遞各種資訊和文明成果,形成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徵之一。在中國漢語的基礎上更是衍生出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語言“方言”。在南京文化裡使用的方言稱之為“吳語”。

不討喜的南京方言——吳語

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吳越語。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底蘊深厚。在中國分佈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約一億。吳語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有國際語言程式碼。

從歷史、文風、語言特性分析,吳語極近中古雅言,繼承中古漢語的整齊八聲調和三十六字母框架體系。現代吳語比官話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及語言要素與《切韻》《廣韻》等古代韻書高度吻合。

吳語保留全部濁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韻,部分地區保留尖團音分化,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文化價值高。吳語語法結構和普通話差別大,有數千個特有詞彙,是江南人思維方式與文化涵養的集中體現。吳語與吳越文化血脈相連,“醉裡吳音相媚好”。

吳語是以上海話為共通語、以蘇州音為標準音、以吳語區江南群城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四聲八調清濁對立等正統存古的自然語言為古典語音規範、以江浙系人所作白話文為現代語法規範的江左江南漢民族共同語。通行於吳越江南,為吳語區文化情感之認同,為吳越文化之根基。

吳語是中國最古老語言之一,其形成歷史追溯到商末,從姬室東遷算起距今3200年曆史。那時泰伯奔吳,泰伯、仲雍是周朝先祖周太王長子和次子,二人於太湖流域建立嫡系姬姓諸侯國吳國。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江南土著文明與古中原文明融合成先進吳文化。古吳語來源是上古漢語。

TAG標籤:吳語 南京 方言 不討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