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別具民族地域風情,閩南建築文化特色

說到閩南文化那就不得不說一下具有獨特藝術氣息的閩南建築,那麼大家知道都有哪些比較特色的建築嗎?不知道的話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都有哪些吧。首先肯定是來說說這個奇葩點的建築,那就是永定的土樓還有南安官橋漳裡村的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了,還有些什麼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啊來看看吧。

閩南建築文化特色:別具民族地域風情

永定土樓
  永定土樓,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永定,是純客家縣,是福建擁有最多的土樓的縣,總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巨集大、結構精巧。

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內型。永定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的土樓有-福建土樓王-承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公主-振福樓。其中,承啟樓是福建土樓當中建築規模最大的,2010年進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紀錄。

永定土樓,最古老的是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是福建現存最早的土樓。建於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曆史,是福建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其中福建土樓王,承啟樓據傳從明崇禎年間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間竣工,歷世3代,閱時半個世紀,其規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

承啟樓以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的建築風格和庭園院落端莊麗脫的造型藝術,融與如詩的山鄉神韻,讓無數參觀者歎為觀止,深圳錦繡中華都有承啟樓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號稱“土樓王”,與北京天壇、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

閩南建築文化特色:別具民族地域風情 第2張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於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漳裡村,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至宣統三年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築多為穿鬥式木結構,主體建築為硬山燕尾脊五開間大厝,左右為捲棚式廂屋,單體建築多為三進或二進五開間的佈局。前後座之間鋪寬10多米的石埕,山牆之間有2米寬的防火通道。建築物中多有晚清文人的各種題詞。

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座座屋脊高翹,雕樑畫棟,門前牆磚浮雕,立體感強,窗稜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牆廳壁書畫點綴,別有一番情趣,篆隸行楷,各具韻味,留下較多當時名流的書畫。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採用透、浮、平雕等手法。

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蔡啟昌、蔡資深父子是菲律賓華僑。身為成功商人的蔡資深,滿腦子卻是儒家思想,認為“久遠之業,商不如農”,把大量財富轉移到國內,在故鄉建起眾多大厝,組成民居建築群,廣購荒地,組織兄弟子侄大力墾殖。為了提高家族的社會地位,他還熱心公益事業,慷慨捐資興學和賑災,1905年,受朝廷誥封資政大夫,妻子封二品夫人。

清朝同治乙丑年,蔡啟昌回到官橋漳裡村,相中了村邊那片叫“漳州寮”的風水寶地,於是斥資買地,大興土木,建啟昌厝、攸楫厝等房屋,當時,許多建築裝修材料都是從菲律賓海運過來,加之閩南獨具魅力的雕刻藝術和裝修風格,構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築圖畫。

閩南建築文化特色:別具民族地域風情 第3張

閩南式大宅院
  較早的住宅建築,以土和木材為主要材料,牆壁用硬土夯實,俗稱“土棟撞”這種“土棟撞”最簡單的只用硬土夯實,多取紅壤粘土滲以粗砂拌合夯成。也有取舊厝地滲雜著瓦礫土拌以殼灰夯成。此材料以城鎮居多。真正講究的“土棟撞”是採用三合土,即用紅壤土,粗砂和殼灰按一定比例拌和之後用以夯牆,講究的還加糖水,用這種三合土夯牆築墓建造古城堡十分堅固,留存至今的明朝墓,有的甚至比混凝土還堅固。

建“土棟撞”的房屋要使用牆模板和撞子等工具,過去農村建屋,鄰里幫助,把牆夯到一定高度,上面架木樑釘桷支,再蓋上粘土燒製的瓦片,安上門窗,便可安居了。不用“土棟撞”的也有采用土坯,即用紅粘土或田土“土結模”印成坯塊,乾燥後待用,比較講究的滲入石灰拌和稱為“灰土結”.這種土木結構的房屋,內外牆用泥灰漿抹平,也就成為可以安居的民房了。

這種土木構的房子俗稱“土扛員”,是較早的時代閩南城鄉普遍居住的房屋。閩南民宅除土木結構以外,還有一種磚木結構的住宅建築,用粘土燒製的磚塊砌築牆壁,豎上木柱架上木樑,釘了桷枝,然後在桷枝上安上一層薄片,在上面施以薄土漿,再有次序地安上瓦片和瓦當,這是“皇宮起”的規規制,無論宮廟或祠堂,一般都是三進三開間形式,由山門正殿和後殿組成,帶兩廊或不帶視規模而定。

而典型的民居大厝也是由下落,中落和後落組成,亦即三進三開間,兩邊再帶護廊,其規制與宮廟相同。所以說正規的三落(三進)大厝就是地地道道的“皇宮起”。唯一的差別是規制較小,隨著時代發展,“皇宮起”的民居也從三開間發展到五開間大厝。房間增多,但規制形式仍然保留古制。

閩南建築文化特色:別具民族地域風情 第4張

延平郡王祠
  在日治時期時,因鄭成功具有日本人血統亦受到日人敬重,因鄭成功與日本有血緣關係,所以延平郡王祠被保留,於明治29年(1896年)7月改名為開山神社,明治30年(1897年)1月列格為縣社,同年起每年2月15日舉行例祭。之後並增建了日式的拜殿與鳥居,但大致建築仍維持原本的福州風格,前殿供奉鄭成功,後殿供奉其母田川氏。

每年農曆三月“迎媽祖”(迓媽祖)時,信徒也會請出開臺聖王神像為繞境隊伍做頭轎。大正3年(1914年)8月,開山神社進行大規模改建,保留原建築,增建必要附屬設施(神饌所、手水舍、神樂殿、社務所、宿舍)。改建後的開山神社正殿與偏殿仍為中國傳統建築,拜殿則改為日本具有唐風的形制。

現今的延平郡王祠基本上由祠廟本身與庭園和鄭成功文物館組成,主入口位於開山路上,而原本週圍有圍牆環繞,但現已經打掉,只留主入口和正對著祠廟山門的一部分(做為照壁)。

祠廟的山門前有一座牌坊,原是日本時期的鳥居,但在戰後重修時拿掉了最上方的橫樑,並放上中國國民黨黨徽。祠廟的本體是三進合院型別,座西朝東,由山門、正殿、後殿與兩側廂房組成。山門之左有過廊接到“甘輝將軍祠”,祠前有一門通往北邊的庭園,而自祠前往西則為東廡,供有明鄭殉難文武諸臣牌位,此外祭器所亦設於此。

而山門之右為“張萬禮將軍祠”,同樣在祠前有一門通往南邊的庭園,且從祠前往西為西廡,除供有諸臣牌位外,儀仗所也設於此處。正殿是供奉鄭成功之處,最外圍有迴廊,裡頭正中央為洗石子神龕,上有雕塑家楊英風所做之鄭成功塑像,但整修後有不少反彈聲浪。此外在塑像之前為昔日廟裡的神像金身,該神像一度在民間輪祀,直至才迎回安座。

後殿中央則為依祀典廟宇的慣例所設的太妃祠,供奉鄭成功之母翁太妃田川氏。而在太妃祠之左,則為供奉明寧靖王與其五妃的寧靖王祠,右邊則為供奉鄭成功長孫鄭克??及其夫人陳氏的監國祠。此外在太妃祠前的庭院內有古梅一株,據說乃鄭成功親自種植。該梅原本長於臺灣府府署的“鴻指園”中,而臺灣府府署即是明鄭時的承天府府署,而該梅則是在光緒元年(1875年)時才自鴻指園移植至此。

閩南建築文化特色:別具民族地域風情 第5張

特色大厝紅房子
  閩南民居的風格極其鮮明,令人過目不忘。在閩西北,民居的屋脊是平直的,青磚灰瓦,只有廟宇和宗詞才有弧形屋脊,簷角高翹。然而,閩南民居都使用紅磚紅瓦。屋脊都呈弧線,不少為兩端斜入高天的長燕尾形,風格豔麗而張揚。

閩南民居的結構都差不多。普通的面闊三間,稱三間起,中軸線上依次為門廳、天井、正廳,前後廳的左右各有一間房,天井左右為廊道。更大一點的五間起,面闊五間,左右各加一開間,有時後面再添一個院落,變成三進。

最完整的紅磚大厝,應該是中間一座南北向的五開間三進院落,東西各帶一排側向護厝,圍繞正廳,形成一個向心的整體。我在漳州看蔡竹禪故居、廈門看邱得魏厝、泉州南安看中憲第,結構都是一樣的。

首先是大量使用石材。中國傳統民居以木構為主,很少使用石料,但閩南民屆卻大規模使用當地盛產的白色花崗岩,不但作為臺基、階石、柱石、門框,還作為裙牆(當地稱壁腳)壘到齊胸高。我在惠安還看到過全用石材建築的房屋,包括牆壁、樑柱、樓板,統統使用條石。他們把石材當木材用了。

其次是紅磚紅瓦。中國各地的民居建築,用的都是青磚灰瓦,只有閩南民居使用紅磚紅瓦,他們稱為“紅料”.閩南的紅瓦分兩種,板瓦和筒瓦。這很奇怪。一般認為,青磚灰瓦的質量更好。再次是屋脊。閩南民居的屋頂正脊或者為馬鞍脊,或者為燕尾脊,都是中間凹陷兩端微翹的優美曲線。燕尾脊更正式,兩端探出高昂翹起。尖細,有輕靈飛動之勢。如果是五開間房屋,屋頂再多出兩條燕尾,彷彿一大一小兩雙翅膀在飛翔。在中國各地,民居很少使用燕尾簷。

從外觀看,閩南傳統民居造型優美,色彩鮮豔。為了防禦颱風,房屋通常建得低矮沉著,但簷角高翹,帶著一種向上飛起的動感。從色彩看,底部是白石壁腳,上面是紅磚紅瓦,紅白對比,明豔動人。細部裝飾精雕細刻,萬紫千紅,絢爛已極。我稱閩南建築俗豔,我的閩南朋友有些不高興。

【結束語】在閩南人的心裡,古厝承載了他們對於家的一切想念,也是大部分閩南人心中最難忘的記憶。很多人走進古厝時,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古厝屋脊上那高高飛揚的騰龍以及色彩豔麗的花草所組成的絕妙屋頂,它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讓人驚歎不已。

TAG標籤:別具 民族 地域 閩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