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獨具一格的民居建築崖窯與箍窯

在我國的寧夏自治區,窯洞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它是陝北人們的象徵,窯洞承載了陝北人們過去的記憶,不要認為窯洞會很悶熱,經過陝北人民的改造,窯洞也成為了他們冬暖夏涼的住所。下面的寧夏文化為您來更多關於崖窯與箍窯的更多內容一起來深入瞭解吧。

獨具一格的民居建築崖窯與箍窯

回族群眾挖崖窯多在山塬樑峁處剷出一個斷面,然後掘窯洞。掘窯洞有專門的“窯匠”。有的剷出的斷面大,有的斷面小,小則能挖三孔窯,大則能挖五六孔窯。窯洞的樣式為底方頂圓,大小視其土質而定,土質堅硬則窯洞可挖得大些,土質鬆散沙化則要挖得小些。土質好的窯洞一般深為十二米左右,寬三至四米,高三米有餘。洞口多用土坯或石頭砌成,並鑲一門兩窗或三窗。回族人的窯洞一般中間一孔為主窯或叫客窯、大窯,邊上的一孔為火窯,供做飯和居住用。

火窯一般都是進門後,在左側或右側,炕連著鍋臺。中間有土坯砌的梯形高低牆。炕和鍋臺同用一個大煙囪,炕角還有一個控制炕的溫度高低的洞,可以插一塊板子。梯形高低牆上一般可放一盞燈,照明鍋臺和炕。火窯上側還有個小窯,叫套窯,安放石磨或貯存土豆、蘿蔔、糧食等。窯外上側喜歡挖一個高兩米左右,深四米左右,寬兩米的窯洞,回族群眾俗稱“高窯子”或“高樓子”。

高窯一般均為回族老人唸經禮拜的地方。有的在斷面兩側,挖兩孔小窯,作倉庫和牲畜圈。畜圈一般都有欄,廁所一般都在院外。為了安全,整個院子習慣用土牆圍住。回族群眾居住的這種窯洞,結構簡單,堅固耐用,節省材料,經濟方便,施工簡單,冬暖夏涼。

居住在地勢較平坦的川、壩、源、臺、平川的回族群眾利用地面空間,用土坯和黃草泥壘窯洞,回族群眾叫箍窯。箍窯技術性較強。首先要打好高一米四左右、寬七十公分左右、長五米左右的窯墩子,類似拱形的橋墩,俗稱窯腿子。一般並排修二孔箍窯需三個墩子,修三孔窯需四個墩子,以此類推。其次,要打好胡基。打胡基要選好土的溼度和土質。土質為黑黏土和黃土最好。
  開始打時,要削一塊平整結實的舊石磨或石板、水泥板。準備好篩過的草木灰,待模子放在石板上後,要在石板的底部和模子的四周撒一把草木灰,然後再往模子裡填土。用腳踩實整成魚背形,最後用杵子夯實。回族群眾當中流傳有打胡基的順口溜,叫做“三杴九杵子,二十四個腳底子”,說明打胡基的艱辛。

有了窯墩和胡基就可以箍窯。箍窯有專門掌楦子的師傅。先把拱形窯楦子架在窯墩子上,然後一層土坯一層草芥稀泥地箍。箍完後整個窯的形狀呈尖圓拱形,好似牛脊樑型。最後外抹一層黑土或黃土和麥草粗泥,晾乾後再抹層黃土和麥衣的細泥,使其光滑照人。

箍窯比較堅固,一般可住幾十年乃至百年,但箍窯比挖窯洞麻煩,每三五年需要在窯的外面抹層泥,否則遇到連陰雨就有塌的危險。箍窯一般並排修三五孔,其外形獨特、美觀、採光較好,冬暖夏涼。

TAG標籤:民居 獨具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