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田園風光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農村鄉下的生活也不在是人們想象的落後貧窮,本期城市文化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都有哪一些吧。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浙江省開化縣下淤村
  下淤村依山傍水、風景怡人,通過做“生態蛋糕”開展美麗鄉村和3A級景區村建設,下淤村確立了“水岸風情、休閒下淤”主題形象,投資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河道,集遊客中心、親子水上玩樂區、休閒垂釣區、精品農業種植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休閒園專案。下淤村成為國家生態村吸引著八方遊人。

遠處的青山飄過幾抹浮雲,一蜿碧水緩緩繞村而過。4月25日下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採訪活動的網路名人和媒體記者們走進了開化位於錢塘江源頭馬金溪岸邊的下淤村。

沿著溪岸行走的遊人絡繹不絕,遊人時而面對美景拍照留念。岸邊賣烤紅薯、烤魚的小攤販,不住地招攬著生意,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風景是因為有水而富有靈氣的,下淤村更是因為治水而成的一個旅遊景點。原先的下淤村因為溪水渾濁,因而少有人光顧。開化縣委、縣政府加大治水力度,關停了上游的汙染企業的養殖場,使水岸流域變得清潔而秀美。加上溪邊農田裡種植的油菜花,把整個村莊環繞在花海之中。

秀美的鄉村景色,撥動了下淤村人的經濟頭腦,他們依託村邊的馬金溪,開發農家樂和鄉村遊,馬金溪兩千米長的水岸線使用權以36萬元競拍成功。依託這個景點打造的農家樂和民宿,2014年為村民創造了205萬元的營業收入。鄉村兩級幹部把這個過程概括為治水、造景、富民、強村。

下淤村的河邊有一處以“漢唐”文化為主題的漢唐香府傳統文化體驗館,在體驗館裡,檀香繚繞,古琴悠揚,處處透露著濃濃的文化氣息,讓人隨時可以感受到五道文化:品茶、品香、插花、撫琴、書法,讓遊客在鄉村也可體驗到濃郁的漢唐風情。

下淤村通過做“生態蛋糕”開展美麗鄉村和3A級景區村建設,確立了“水岸風情、休閒下淤”主題形象,投資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河道,並興建以“漢唐”文化為主題的漢唐香府傳統文化體驗館,持續打好“五水共治”成果保衛戰,把美麗鄉村與休閒旅遊充分結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2016年村民實現年人均純收入22000元,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2張

河北省邯鄲市小堤村
  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河沙鎮地處河沙鎮、邊上有南榆林村、邢東堡村、裴莊村、南大屯村,依山傍水,花團錦簇,綠蔭成林村內企業:防水材料廠、磷肥廠、紙板廠、構件廠、鍛件廠、糧油加工廠主要農產品:烏飯果、無花果、萵苣、大蒜、紅苕村內資源:石墨、鋁、鐵礦

普通棗樹一般成活期為100年左右,可在邯鄲縣小堤村四周,300餘棵棗樹歷經百年滄桑後,如今依然年復一年開花結果。據當地林業專家調查和推測,這些棗樹距今至少在200年以上,像這樣的古棗林,在邯鄲乃至全省實屬罕見。

老棗樹自古“足”不出村
  邯鄲縣小堤村坐落於漳河古道,共有一百多戶人家。該村過去因是一段堤岸,故取名叫小堤村。
  據村裡的老人介紹,他們的祖先相傳來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由於村莊地勢偏高,遂將遷移時帶來的一些耐乾旱、不知名的棗樹苗種在了村子四周,面積達上百畝。數百年來,這些棗樹儘管歷經戰爭劫難、洪水侵襲等天災人禍,卻能頑強生存下來。

11月16日,記者在該村看到,成片的古棗樹主要集中在村北和村南,也有個別樹已被村民“圈”到自家院落。這些樹幹的直徑均為五六十釐米,高約十多米。由於“年齡”過高,它們都已是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樹幹外表不僅裂痕斑斑,而且裡面大多已朽成空心,只剩下了一圈厚厚的樹皮在艱難支撐著整個樹身。

據村幹部王金玉說,長期以來,大棗一直是村裡的經濟支柱,而且這些棗樹產的棗除了肉多,口感極甜外,棗核裡面還沒有仁。另外,外村人曾多次前來移植,但這些棗樹只要一出村不是無法成活就是不再結果。

由此一來,這十里八鄉僅有小堤村擁有這種奇特的棗樹。王金玉自豪地講,因為村民們也不清楚棗的品種,所以大家便將其統稱為“小堤棗”。每年一到秋季,附近市縣的不少單位便會前來預訂大棗。而在當地的集市上,“小堤棗”也最受顧客青睞。

古棗樹重在保護開發
  連日來,邯鄲縣發現古棗樹群的訊息經有關媒體報道後,小堤村一時間熱鬧了起來,幾乎每天都有外地人員慕名前來參觀。與此同時,村民們也就如何開發利用這片資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近日,中國經濟林學會棗產業工作組主任委員劉孟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小堤棗”有核無仁其實屬於正常現象,國內有不少品種的大棗也是如此。從棗樹的成長規律來看,樹齡達到上百年後,已失去自身嫁接的意義。因此,當地村民在鑑定棗的品質後,儘量從大棗的營養價值出發,搞好“古棗”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目前他們已為313棵古棗樹分別編了號,並統一製作了“古木名樹”保護牌。此外,小堤村也正在諮詢省、市林業專家,以保護好這片彌足珍貴的古棗樹群。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3張

貴州省貴陽市大沖村
  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紅楓湖鎮:位於高寨鄉政府東北部,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由原大沖、主戎兩村合併而成,共有國土面積23。12平方公里,全村轄13個自然村寨,12個村民組,谷壩土組(谷壩土、白果坪兩組合成),水源組、響水塘組、中壩組、下壩組、上壩組(長衝、上壩兩組合成),老山組,主洋組(主洋、紙廠兩組合成),大坪組(大坪、甕柱兩組合成),上寨組、下寨組,大山坡組。共有田土總面積2904畝,其中田499畝,土2405畝,總戶數562戶,總人口1881人。村內礦產資源豐富,有豐富的原煤儲藏,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和玉米,經濟作物有烤煙和油菜。

四月的大沖村,鳥語花香,道路寬敞,一排排農家小樓,整齊地佇立在碧波盪漾的紅楓湖畔……2012年至2014年,大沖村借“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建設契機,分批硬化村內所有串寨路、串戶路,完成了對687戶村民房屋的立面改造。該村同時制定村規民約和衛生管理制度,由固定的保潔人員打掃村內主幹道等公共區域衛生,村小組分片包乾其他地方的衛生。

為保護紅楓湖的生態環境,大沖村還專門組織治安聯防隊,沿湖岸和村內道路不定時進行巡邏,勸阻到紅楓湖釣魚的遊客,清理湖邊垃圾。

如今,大沖村村容村貌的整潔自不必說,“村民自覺把垃圾扔進垃圾箱”,已經成為隨時展示大沖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新景之一。

大沖村位於清鎮市紅楓湖鎮,現已成為一個“觀湖光山色,賞民族風情、品農家特色、享田園風光”的鄉村生態旅遊度假區。坐落在紅楓湖畔的大沖村,還有一個亞高原水上運動訓練基地。開展的競技專案有賽艇、皮划艇、激流回旋皮划艇等。近年來,依託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得天獨厚的水土資源,紅楓湖鎮大沖村進行產業調整,大力發展以綠色蔬菜種植為主的第一產業和以農家樂和鄉村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4張

山東省萊陽市濯村
  濯村,濯,字意為“洗”,似乎正應了字意,村裡的一切都像經過洗濯過濾似的,一塵不染,連拂面而過的風,都似乎被揉搓過,清爽得令人愜意。即使隨便走進一戶人家,目之所及也是一片潔淨。無論是翠竹挺拔雅意十足的庭院,還是窗明几淨的屋內,每一處精心的營造,都散發著家的清新和溫暖。濯村,是萊陽建村較早的村莊之一,濯村宮氏一族更是歷史上膠東宮姓最顯赫的巨室望族。

  元朝集賢學士宋渤在為宮禮撰寫的碑文中這樣評價宮氏家族:“有田萬頃,五世聚居,老稚常滿三百口,為東海巨族。”宮氏以五龍河畔濯村為中心向周圍村莊擴充套件,家族興旺,人才輩出。宮禮是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進士,積官青州刺史、騎都尉、開國男,誥封朝列大夫,賜紫金魚袋;他是宮姓歷史上第一位進士。

  他的兒子宮福壽,誥贈光祿大夫,三個孫子宮誠、宮謙、宮詵,皆有官銜。遷居即墨的後人宮友賢,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殿試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宮義、宮智於金大定年間從五龍河畔東遷到乳山崖子鎮青山村。多少年後,一代武術大師宮保田,就出生在這裡。

明朝初年,宮敬惠從濯村遷到西鄰董格莊村,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濯村也早已成為一個千餘戶人家的大村落,號稱“萊陽第一村”,美麗的田園風光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中外遊客。

櫻花是濯村宣傳的重要品牌,櫻花在日本被譽為“第二國花”他的精神與內涵展出了巨大的力量。以此作為契機積極引進櫻花種植53560株最大櫻花胸徑40+CM,風吹櫻落如雨,滿地落花堆積,織就世上最柔軟詩意地毯,漫步其上,陶醉於櫻花的溫柔與浪漫。櫻花隧道,蔚藍地毯,席地而坐,享櫻花雪糕、品櫻花啤酒,閒談笑語,共賞花飛,花謝花滿天,櫻花小鎮美食街各色佳餚齊聚一堂。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5張

陝西省涇陽縣龍源村
  龍源村距龍泉鄉政府約2。3公里,是由原來的埝口、淡村、觀音堂、劉德四個村合併而成,共轄9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443畝,人口3385人。屬涇陽縣旱腰帶扶貧開發重點村。村主要產業沿山建材業,蔬菜種植業及塬區雜果業。

近年來,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了以奶山羊養殖,蔬菜種植為主導,以多種經營為補充的特色產業結構框架,促進了全村經濟快速發展。

龍源村(龍泉公社)位於涇陽縣安吳鎮,總土地面積26350畝,龍泉公社佔地15000畝,現已建成生態林8000餘畝,經濟林6000餘畝。近年來,該村依託生態資源、關中人文民俗文化、公社文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先後建成文化展示區、溫泉養生區、生態家園區、休閒娛樂區、時令雜果採摘區、原生態養殖區、生態花卉展示區七大開發板塊,成為當地村民就業創業、實現精準脫貧的一大亮點和陝西鄉村旅遊的一張名片,先後獲得國家級AAA景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國家水土保持專案園區、國家級小流域治理示範園、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省級西部旱腰帶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龍泉公社的建築很有特色,清一色的輕裝灰瓦民宅風格,讓年老的遊客思念綿綿鄉愁悠悠,走進龍泉公社如同迴歸久盼的故鄉,公社的喇叭播放著久違的口號和老歌紅歌,如同站立在生產隊場畔的中央,一片片紅旗招展,一幅幅標語牆畫,如同又回到了集體勞動的熱鬧場景。不少老年遊客說,想故鄉時就想去去龍泉公社,去一次自己好像變得年輕了許多。對年輕人來講,公社文化更能吸引他們探究中國農村的發展史,走進龍泉公社不僅能觀光娛樂,更能加深解了父輩及爺爺奶奶的時代生活,能受到極深的生活教育,看到了即將絕跡的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品,他們能親自體驗農耕方式,親手撒種、播種、收割、拈打,真正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龍泉公社打造的不僅僅是環境和文化,而是把更多的人組織起來,在公平、團結、組織的模式中互惠互利、共同富裕。公社組織大家成立了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特色餐飲、電子商務、旅遊推介、畜禽養殖、戶外拓展、遊樂體驗、服務保障、小商品展銷等10個經濟合作社,開辦了兩個公社大食堂,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按勞分配公平合理,同時用積累的資金再辦實體,滾動發展。這種模式,在讓遊客感到新奇的同時,也讓合作社人員得到了實惠。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6張

山西省臨汾市秦壁村
  山西省洪洞縣秦壁村位於城東南3公里,毗鄰霍候一級公路,屬典型的城郊經濟地帶。全村常住人口5300人,9個黨小組,13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4838畝,人均收入6000元。

秦壁村是當地有名的“蔬菜村”,村民靠種菜增收,蔬菜種植歷史悠久。特別是已有近200年的栽培歷史的大蔥極品——“秦壁鞭杆蔥”,更是享譽海內。2009年起,該村開始建蔬菜大棚發展設施農業。

在秦壁村的綠色無公害蔬菜系列中,大蔥、黃瓜、菜豆、辣椒四類產品已註冊了“秦壁牌”商標。為了讓這些品牌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化和市場化效益,其中,“秦壁大蔥”經過提純復壯、系統選育,品質與產量顯著提高,已打入了廣東、福建市場,並有望打入國際市場。

洪洞縣秦壁村休閒觀光采摘園,在秦壁設施農業基礎上發展而來。距離洪洞縣城1。5公里、臨汾市23公里,是臨汾市內設施最為完善的高標準觀光采摘果園。佔地2000畝,是集油桃、葡萄等新品種引進、研育開發、精品高效生產、良種苗木繁育、栽培新技術推廣、產品苗木營銷服務及旅遊、觀光、採摘、商務、娛樂於一體的園區。

園區現有生產面積2000畝,優良品種大櫻桃500餘畝,先後引育國內外油桃、葡萄優良品種近百個,現已推出早、中、晚成熟配套優良品種30餘個。目前園區已發展成為一年四季一季觀花,三季採果之休閒觀光格局。

果園採用園林式設計,風格玲瓏精巧,優雅經典,園內種植有上百個珍稀喬木及花灌木。建有3000平米花園式休閒區,有木亭、木橋、魚池、經億萬年形成,環境優雅並配有自助餐飲,設施完備,遊人可盡情享受綠谷之美自然之樂。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7張

遼寧省遼陽市前杜村
  前杜村位於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劉二堡鎮,是一個只有1500多口人、5100多畝土地的小村莊。上世紀70年代前杜村十年九澇,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騾馬系槽頭,大姑娘往外流……”是遠近聞名的光棍村。如今的前杜村令人刮目相看:寬闊的柏油路四通八達,整潔的村容村貌令人耳目一新;村民們幾乎家家有存款,戶戶有副業,農民開轎車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這裡已經成為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村。對前杜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在王紹永書記的帶領下,初步建成了富裕、美麗、文明的現代化村莊。走出了一條以工業生產為龍頭,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設施農業發展為突破口,同時狠抓蔬菜、養殖、工業企業改造升級、環境整治的新農村建設道路。前杜村幾年來的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全村呈現出一派經濟飛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新氣象。

農業發展蒸蒸日上。設施農業:所有新建大棚全部是8米寬、4米高的無支柱可移動大棚,適合草莓、西紅柿及各種果蔬的生產,全村棚菜收入8000多萬元。農田水利:新挖溝渠4000米,清淤8000米,動用土方10000餘立方米,建強排站3處,購置水泵30餘臺,保證了不澇一畝地,不淹一棵苗。養殖業發展:前杜村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經營,公司下轄養殖小區三個,佔地300畝,年創收1000多萬元,其中養雞小區100畝,投資600萬元,標準雞舍10棟,現存蛋雞10萬隻;養豬小區100畝,投資500萬元,標準圈舍20棟,現存欄繁育母豬800頭,育肥豬1500頭;觀賞魚小區100畝,投資1000萬元,共有各種觀賞魚幾百萬尾,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果菜深加工發展:目前已經建成一期草莓鮮品包裝車間1150平方米,對草莓蔬菜等產品進行深加工,前杜村的精品草莓已經走向全國市場。今年,再投資3000萬元,新增草莓汁加工生產線、草莓果脯生產線,新建草莓冷藏保鮮庫,逐步發展成為東北最大的草莓生產、加工、貯藏、銷售基地。

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該村有常年活動的中老年秧歌隊、文藝演出隊,每年舉辦了“元宵節”、“迎雙節慶豐收”文藝演出、“三八婦女節”文藝聯歡,重陽節文藝演出,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每年舉辦兩次村企籃球友誼賽。王紹永書記在全省十大新農村建設新聞人物表彰會上談了前杜夢:“人人住高樓,戶戶有轎車,人均收入達到或超過1萬美元,過上人間天堂的生活”。前杜村的發展還剛剛起步,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要繼續努力,他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相信該村在三五年內一定會實現他們的前杜夢,為國家的繁榮、地區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8張

安徽省滁州市黃慄樹村
  黃慄樹村位於全椒縣石沛鎮西北部,於明朝建鎮,系歷史古鎮,村域面積19。65平方公里,耕地2654畝,山林8550畝,轄25個村民組,3628人。村內碧雲湖是安徽省十大水庫之一。黃慄樹村緊緊圍繞生態抓建設、圍繞旅遊謀發展,打造宜人、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旅遊風情小鎮。黃慄樹村是國家旅遊局批准的“首批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黃慄樹村2017年榮獲“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稱號。

黃慄樹村位於安徽省全椒縣石沛鎮西北部,因漫山遍野黃慄樹而得名,整體建築以徽派風格為主基調,於明朝建鎮,系歷史古鎮,村內碧雲湖是安徽省十大水庫之一,黃慄樹村長三角地區最後一塊生態屏障。黃慄樹村緊緊圍繞生態抓建設、旅遊謀發展,打造宜人、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旅遊風情小鎮。

黃慄樹村聘請省農業工程設計院高標準制定產業規劃,規劃圍繞旅遊休閒產業,堅持可操作性強,規劃功能區有休閒垂釣園、經果林基地、設施蔬菜基地等。二是堅持“一村一品”,制定農家樂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鎮村重點打造“8633”工程,即土菜館8家、土特產專營6家、旅社3家、垂釣3家。

自2013年底黃慄樹美麗鄉村建成以來,農民收入有了較大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8526元,增長到2016年23156元。2016年,鄉村旅遊收入225萬元,年接待遊客量超過13。8萬人次。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9張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富強村
  狼山鎮富強村位於京藏高速路南、永濟渠西、鏡湖南岸,距離市區12公里,為鏡湖溼地水源地保護範圍內,村域面積達32萬平方米。村裡現有105處院落,285棟房屋,95戶人家,370多口人,村民以農耕為主,收入單一。今年以來,富強村充分發揮生態地理優勢,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積極打造美麗鄉村,村容村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如今,走進富強村,綠樹環繞,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房前屋後樹木林立,路邊不見了柴草堆和垃圾堆,統一粉刷一新的白牆令人耳目一新。在新裝修的房屋前,張大娘高興地說:“以前的房子破舊,現在政府幫助建起這麼漂亮的房子,家門口風景又好,生活舒心多啦!”

“現在不光路好走了,就連以前最頭疼的垃圾處理和雨水進院問題都解決了。”村民王大爺說,每年到了雨季,雨水順著路流到院子裡,今年村裡安裝了小型汙水處理裝置,鋪設了4165米的汙水管道,雨水進院的問題解決了。針對村民們普遍關心的如廁難、垃圾清運難等問題,村裡新建了3座水衝式公共環保廁所,還設立了垃圾點和垃圾收集站,村民們只需將垃圾倒到指定地點,便有清運車按時清理。

美麗鄉村,不僅有優美的環境,更要有便捷的公共基礎設施。今年以來,該村對村民房屋進行了立面和外觀改造,對院落門樓圍牆進行了改造,對村莊道路進行了拓寬,對村中道路兩側和村民房前屋後空地進行了綠化,配套建設了村民活動室、衛生室、商店超市、健身廣場等文化體育設施。

截至目前,該村改造院落門樓81個,圍牆8816米,硬化村莊道路13600平米,綠化道路兩側空地37400平米,新建涼亭8個,整治人工湖1個。

以美麗鄉村建設帶動旅遊業發展

與此同時,富強村圍繞旅遊帶動型、產業支撐型、生態農業體驗型等發展路徑,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改造後的富強村將分為文化展示區、體驗經濟區、田園風光旅遊區、旅遊度假區、精品農業種植區五個功能區。其中文化展示區,建有展覽館、騎行驛站、戲臺、假山水系等;體驗經濟區,重點以農家院為主,開展一些村民自行經營的農家樂、現榨油房、豆腐房等面向零散遊客的經營活動;旅遊度假區,以大小不等的6處園林式院落為主,6處院落即可以相互串連,又可以獨立封閉使用,面向中高階人群、企業年會或婚慶活動;田園風光旅遊區,主要以兵團人家、河套舊時人家的情景再現,小型精品農產品現栽種現採摘體驗為主。目前,文化展示區騎行驛站內327平米的住宿、500平米的餐廳及操作間、書吧、茶室等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105平米的戲臺、665平米的長廊、1780平米的假山水系及96平米的2個涼亭已完成。體驗經濟區的農家樂有3家,農家小作坊6家。現有水果採摘園1000畝,農業觀光園歐式大棚150畝。

此外,活動室、衛生室、商店超市、健身廣場等文化體育設施的建成,將極大地豐富了村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村民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同時,改造後的富強村,極大地豐富了鏡湖旅遊資源,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將為市民提供休閒旅遊的新去處,形成雙贏局面。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群打扮時尚的村民們在廣場上歡快地跳著舞,一些老人悠閒地坐在一起閒聊,村民們正享受著美麗鄉村建設給他們帶來的美好生活。

田園風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第10張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平巖村
  廣西柳州市三江縣林溪鄉平巖村坐落於林溪鄉,毗連美俗村,程陽村,天藍水清,水美,人傑地靈村內企業:電熔耐火材料廠,硬材料有限公司罐頭廠,玻璃廠,蠶藥廠,木器廠主要農產品:菠蘿,白蘿蔔,葡萄乾

村內資源:鉛,方解石,鎂煤,鈣長石

村裡單位:平巖村黨支部,平巖村廣播站,平巖村中學平巖村坐落於三江縣林溪鎮程陽景區,是一個民族風情儲存完整的侗族傳統村落。自2013年開展“美麗柳州”鄉村建設活動以來,本著“發現美,保護美,修飾美,提升美”的宗旨;堅持以保護民族特色為重,在優先完善基礎設施,持續美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利用獨特的吊腳木樓、風雨橋、百家宴、服裝飾品、歌舞文化、生活習俗等侗族特色,保持最完整的傳統侗寨,發展鄉村旅遊,慕名前來觀光、休閒、寫生的國內外遊客逐年大幅增長。

經過四年持續推進“美麗柳州”建設活動,平巖村實現了美麗鄉村發展和生態旅遊的深度融合,讓古老村落與現代文明生活緊密相融,讓綠水青山與生態產業發展相得益彰。

平巖村榮獲2016年度“中國十大美麗鄉村”的確令人高興。也許很多人對三江縣林溪鎮平巖村感到陌生,但說到程陽景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平巖村就位於程陽景區內,村裡不僅有世界聞名的程陽永濟風雨橋,還有鼓樓、吊腳樓等侗族建築。

除了有美酒,還有美食。清香爽口、脆甜味濃的油茶,香氣撲鼻的酸魚、酸肉,極具地方特色,同樣讓遊客們叫好。

人美村美味美,平巖村的美,不僅醉倒了八方來客,也成為柳州市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杆。

三江縣鄉村辦副主任吳秀貞說,將來會結合三江縣實際,在現有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下一步要轉入宜居鄉村建設階段,將整合各級資金扶持產業發展,重點打造一批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宜居的美麗鄉村。

TAG標籤:鄉村 田園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