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商丘古城,儲存最完整的府城級古城

上下五千年的泱泱中華文明,孕育出數也數不清的文化瑰寶,遼闊的中華大地上那一座座歷史悠久而底蘊豐厚的古城,就是數千年光輝歲月留給炎黃子孫的珍貴遺產。那麼就讓城市文化為你介紹,儲存最完整的府城級古城——商丘古城。

儲存最完整的府城級古城 商丘古城

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的商丘古城,是中國目前儲存最為完好的府城,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古城之一,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商丘古城按照古代風水理論修建,全城外圓內方,形如古銅錢;內城城牆聳立,巍巍壯觀,護城河繞城一週,水面寬闊,從空中看,古城彷彿是建在水中一樣,這種內城、城湖、城郭三位一體,儲存完好的古城,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堪稱中國古城池的典範。

明弘治十五年(1502),黃河氾濫致使治所位於商丘古城的原歸德府城被淹沒於黃土之下。弘治十六年(1503年),商丘人民在舊城北復建新城,歷時8年,於明正德六年(1511)建成,既為今商丘古城。

而根據史書中的記載,在此次復建之前,商都南亳城、春秋宋國城、秦漢睢陽城、北宋南京城、歸德府舊城等,都曾疊壓在商丘古城之下,但皆因兵災水患,相繼毀壞,埋沒於地下。

商丘古城呈現城郭、城湖、內城三位一體格局,最外面圍繞著的是古城的城郭,又稱作護城大堤,周長9公里,圍繞護城河一週,採用黃土築城,底部寬20米,頂部寬7米,高5米,其下部外側砌有磚牆,非常堅固,構成了古城軍事防禦的第一道堅固的防衛屏障。

商丘古城的護城河繞內城一週,距離城牆3.5米,城湖水面比較窄的地方有25米,而最寬的地方則可以達到500多米,水深1—5米,只有四門通過石拱橋與外界連通。

而內城佔地面積則有1.13平方公里,磚城牆周長4.35公里,址闊10米,頂寬6.66米,高6.66米,外包1米厚的大磚,白灰喂縫,內用黃土夯實。內城整體呈現方形,與圓形的城郭組合成外圓內方的格局。

這一格局據說有三層含義:一是象徵天圓地方;二是外圓為陽,內方為陰,象徵陰陽相生相剋,平衡和諧;三是很像我國古代的圓形方孔錢,含有金戈之象,寓意為招財進寶。由此,商丘古城可以說是一座風水之城。

商丘古城地勢呈龜背形,略向南傾斜,城內共有93條街道,形如棋盤,古井呈梅花形佈局。官府民宅,造型別致,四合院鱗次櫛比,名勝古蹟遍佈全城。

商丘古城歷代人才輩出,尤其在明清兩代,先後出現了“沈、宋、侯、葉、餘、劉、高、楊”等八家達官顯宦和“陳、蔡、穆、柴、尚、孟、胡”等七家豪富大戶,所以歷史上曾有“八大家,七大戶”之說。

其中,以沈鯉、宋纁、侯恂、宋犖為代表的名臣和以侯恪、侯方域等為代表的文人曾經在當時產生巨大的影響,民間曾有“滿朝文武半江西,小小歸德四尚書”之說,足見商丘古城當時的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