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傑作代表之一,河南伏羲山大峽谷

大自然有很多鬼斧神工的代表作,而其中之一的代表作就是河南的伏羲山大峽谷,並且它也有著很多吸引人的地方那麼大家對於伏羲山大峽谷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河南伏羲山大峽谷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傑作代表之一

伏羲山介紹
  
伏羲大峽谷位於河南省鄭州新密市西北20公里的伏羲山旅遊區內,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紅巖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同時也是新密市首家AAAA級景區。
  伏羲山屬於嵩山山脈向東延伸部分,主峰五指嶺1108.5米,橫跨伏羲山全境。景區氣候溫潤,四季分明,年均溫11.6℃,比市區低2.7℃。
  景區植被茂密,物種繁多,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有千年以上的的古樹名木數十棵,其中,具有“活植物化石”之稱的古亢樹,是伏羲山特有的樹種。
  景區終年流水不斷,谷底飛瀑、跌水、深潭、平湖,清幽涼爽,姿態萬千,風景秀美,巨大的岩石像被打磨過似的,平坦如鏡,潔淨光滑,遊客可以在這裡享受世間少有的“岩石浴”。
  峽谷兩岸岩石兀立,巖壁上天然石梯懸於空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動物的形象惟妙惟肖。

主要景點
  望鄉臺
  由於這裡地處鞏義、滎陽的交界處,過去來往的村民特別多,傳說每當村民們走到這裡時,由於視線開闊,他們都會回頭看看自己的家鄉,這個石板也因此而得名。

河南伏羲山大峽谷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傑作代表之一 第2張

萬年櫟
  慄樹的一種,樹幹胸徑近4米,遮陰面積達625平方米,可謂獨木成林。
  慄樹的果實栗子,是人們喜愛的食物,它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和涼粉,營養價值很高,無論生食、炒食、煮食、烹食調做菜都適宜,不僅味甜可口,又有治脾補肝、強壯身體的藥用價值,在國際上享有“東方珍珠”之美譽,傳說伏羲在粗此活動時,就靠這樹上的紅果為生;慄樹的花晒乾後,引燃可起到驅蚊功效;慄樹葉可以養蠶,當地居民多把坡蠶放養到樹上,待結出繭後,再摘下,這種繭比一般家蠶的繭大2--3倍,抽出的絲呈黃色,質地優良,深受人們的喜愛。
  伏羲大峽谷旁的這棵古樹,距今已有4--5千年的歷史,是山中慄樹之王,當地人尊稱為“慄仙”,歷經千年滄桑仍枝繁葉茂,村民為了紀念它,在其旁邊建了這座“慄仙神祠”。

馬蹄溝
  西漢末年,王莽毒死漢平帝,建立新政,自稱皇帝,復辟了秦末統治。漢室子孫劉秀為復興漢業,招賢納士,決定奪回被王莽篡去的漢室江山。
  劉秀江山一天天大了起來,震動了新王的社稷,王莽率兵御駕親征,因寡不敵眾,劉秀大敗,棄甲而逃。王莽生怕後患,隨大軍趕不放。劉秀單人獨騎逃到密縣,不料坐騎久經征戰,又長途跋涉,倒地不起。大將軍丟失坐騎如斷雙腿,無奈徒步跑了一程,在溝上頭的葦子林躲了起來。
  過了好久,沒有任何動靜,劉秀以為追兵早該走遠了,就鬆了一口氣,隨手撤下一片葦子葉,放在嘴裡,誰知竟能吹出聲音,並且聲音清脆嘹亮,可傳千里,劉秀自知暴露目標,情急之下,不知所措,就在這時,一匹白馬從天而降,馱著劉秀飛奔而去。
  王莽根據聲音傳來的方向,帶領大隊人馬如潮水般湧了過來,頓時,千頭大馬的鐵蹄聲響徹山谷,而鐵蹄踏過的痕跡,深深在刻在了石板、石壁上,這條溝也以此命名“馬蹄溝”。

河南伏羲山大峽谷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傑作代表之一 第3張

龜背石
  龜背石是一種地質遺蹟,它記錄了地質歷史上發生的一次重大事件。
  關於龜背石的成因目前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尚未完全固結成巖的粉砂岩沉積層,在乾燥、炎熱氣候條件下暴露,因失水而乾裂,其裂縫又被後來的綠色沉積物充填,形成狀如龜背的“龜裂狀網紋”。
  另一種認為:岩石在半塑性狀態下,由於地震作用產生垂直層面的裂隙,飽含水分的泥沙流充填裂隙,隨著震動的加劇,充填泥沙越來越多,使兩端岩層彎曲,在層面上表現為乾裂的“龜裂狀網紋”。千層巖千層巖,又稱千層石,也稱積層巖,屬於海相沉積結晶白雲岩,石質堅硬緻密,相間。

千層石屬於海相沉積的結晶白雲岩,石質堅硬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