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婚嫁文化/列表

土家哭嫁衡量女子才智,哭嫁怎麼哭

雖然說在每一個地區,婚禮的進行所產生的影響都是不同的一種表現,但是各地的風俗,也是應該去值得尊重的一個方面,對於哭嫁,應該從哪一個角度進行了解才是最適合的呢?這個過程之中應該考慮的方面,是風俗文化所產生的一種影響。

哭嫁怎麼哭 土家哭嫁衡量女子才智

哭嫁怎麼哭

哭嫁在古代的習俗中,一旦親族鄉鄰前來進行送禮環節,誰來就要去哭誰,作道謝之禮節。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轎時,哭嫁達到高潮。這段時間的哭唱必須按著傳統禮儀進行,不能亂哭。誰不會哭,就會被別人嘲笑甚至歧視。總的來看,哭唱的內容主要有“哭爹孃”、“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頭”、“哭祖宗”、“哭上轎”等,豐富多彩,而且分門別類。

土家哭嫁衡量女子才智

土家姑娘結婚的一段時間之內,一般都是用哭聲迎接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哭嫁,源於婦女婚姻之不自由,她們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罪惡的婚姻制度。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孃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所以因此被稱為是陪十姊妹歌,一直被流傳下來。

仡佬族哭嫁早於出嫁

仡佬族姑娘,他們需要做的就是,要注意自己在出嫁前三五天,就開始"哭嫁"。娶親時新郎不親迎,而是於婚期前一日派轎伕天黑時到女家。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欄門禮"。要行敬酒、鋪氈、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說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轟笑。姑娘出嫁時先將花轎抬進堂屋,由新娘的兄長或叔叔將新娘"拉出"裡屋,給祖宗父母磕頭,爾後"強抱"入轎中,表示對孃家戀戀不捨的一種感情的存在。

TAG標籤:土家 才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