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間故事/列表

飛奪瀘定橋故事,尋飛奪瀘定橋勇士

在上個世紀的戰爭時期,人們付出了很多,才換來如今安穩和平的日子,而在戰爭中,也有令人感動的戰役,而飛奪瀘定橋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民間故事一起來看看尋飛奪瀘定橋勇士吧!

尋飛奪瀘定橋勇士 飛奪瀘定橋故事

尋飛奪瀘定橋勇士
  11月18日,81歲的王永模老人來到蘇州,拜訪“飛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劉金山的後代。上世紀60年代,曾負責四川省瀘定縣文化工作的王永模發現,“飛奪瀘定橋22勇士”沒有任何資料。於是,他把找到這22位勇士的姓名,視為大半生的執著。經最新查證,飛奪瀘定橋的22名勇士中,目前有8位勇士的姓名可以確認:廖大珠、王海雲、李友林、劉金山、劉梓華、趙長髮、楊田銘、雲貴川,其中有照片者4位:李友林、劉梓華、楊田銘、劉金山。

尋飛奪瀘定橋勇士 飛奪瀘定橋故事 第2張

飛奪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重要戰役,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東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240裡,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第2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佈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東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尋飛奪瀘定橋勇士 飛奪瀘定橋故事 第3張

瀘定橋
  瀘定橋又稱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境內,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動工興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瀘定橋竣工之際,康熙皇帝親自為該橋題寫“瀘定橋”橋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兩岸谷壁陡峭,險峰兀立。瀘定橋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長的一座橋樑。橋體分別由橋身、橋臺、橋亭三個部分組成。橋身,由十三根鐵索組成,是瀘定橋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西橋臺之間淨跨100米、鐵索長101.67米、橋寬2.7米,踏上橋面,整個橋身起伏盪漾,如泛輕舟,它是連線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TAG標籤:飛奪 瀘定橋 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