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羌族碉樓在哪裡?,羌族四絕之一

羌族建築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築堰等最著名。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那麼,羌族碉樓在哪裡呢?本期的羌族文化就帶你去了解下。

羌族四絕之一:羌族碉樓在哪裡?

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由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儲存完好。

羌族自古以來就有壘石建屋的傳說,《後祝書·西南夷傳》記載,岷江上游的冉夷,“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謂之邛籠。”《天下郡國利病書》也說羌人:“壘石為碉以居,如浮圖數重,門內以輯木上下,貨藏於上,人居其中,畜匿其下,高二三丈謂之雞籠(”雞“,古羌語,意即民居。),十餘丈者謂之碉。”這種砌石為室的建築世代相傳,發展至今,成為羌族的建築特色。岷江、涪江上游的居民還時興木結構的吊腳樓。此樓多建築於一面倚坡,一方臨坎,房柱下伸,落於坎下。底部半空半實,可圈養牲畜和堆放柴草。房樓四周留有走廊,美觀、乾燥、舒適、大方。此種吊腳樓與其他吊腳樓不同的特點是:四周用片石作牆體,也用片石蓋房頂,而房柱、樓面、間壁則用木料,兼有川遙山區漢族住房和羌族碉房兩種特點,是羌漢建築文化交融的產物。

碉樓是羌族特色建築,有數千年曆史。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又由於長年征戰與械鬥,使羌族選定了依山居止的基地標準與碉樓的建築形式,必求防禦和生存。碉樓建造於房側、寨落和要隘處而分為房碉、村碉和戰碉。房碉即民居,較低矮,一般分三層或四層,底層養畜,中層住人,高層堆物。村碉修建於寨旁高處或中央,用住人、圈畜、存物、駐守。碉上層高眺望,視野很遠,類似古代的烽火臺。房碉和村碉用於防禦崴侵和搶劫,觀敵情,指揮作戰,一旦發生敵情,全寨人攜帶武器糧食入內躲避與自衛。戰碉專用於戰爭,可駐紮車隊,守關把隘,多建於雄奇險的山峰或巍峨的關口要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與守護地成犄角之勢。

碉樓用片石或黃土混合築成。修築時不用吊線,不用繪圖,亦不用柱架支撐,全憑目測和經驗,信手砌成,下大上小,筆挺如削,有四稜、六稜、八稜多種,高6—7米,最高達13一14米。每高1~ 1.2米,一角留有梯口,立獨木梯上下。三、四層上每面有條形瞭望孔,便於觀察與通氣。頂為平臺。門開於二層處,出入搭梯,爾後抽梯關門。底層則作圈廁。羌族碉樓並非用鋼筋混凝土的澆築而傲然矗立,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的安定發展,各民族平等與友好,已不存在征戰與吞併的危險,碉房攻守與防禦的功能已經消失,公路沿線的羌民蓋起了瓦房。舊碉樓僅用於貯物,現存的碉樓作為歷史的見證仍高矗於羌寨,標誌著建立者的智慧與技藝。

TAG標籤:羌族 四絕 碉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