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現代中國漢族的特點有哪些?

漢族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民族交往,主要是指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文化與其他文化間的交流。而民族交往的結果,則是加強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融合,時間的不斷推移,漢族文化在現代也有了不同的特點。

現代中國漢族的特點有哪些?

在經過不斷融合,進步的現代漢族,逐步的形成了新的民族特點。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麼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個名字,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徵和心理特徵。如有的用“富、貴、財、祿”等字,希望發家致富;有的用“康、健、鬆、壽”等字,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棟、傑、俊、才”等字,希望發達成材等等特點。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有的甚至加入了西方特點。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髮,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週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現代漢族對小孩週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麵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週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在祭祀方面最明顯的例子是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個節日原是以祭祖為源,現代漢族主要以清明節為主,清明掃墓包含有懷念祖先,勉勵後人之意。其他兩節以少數地區為主。

儒在古代是一般學者的通稱。儒家是先秦時期由孔子所創立,此後長期主宰中國封建上層建築及其意識形態的思想流派。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宗教,即儒教,孔子是教主。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漢族傳統宗教信仰之一。它淵源於古代的巫術、秦漢時的神仙方術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等。在發展過程中,還糅合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論和教規、儀式,形成了十分龐雜的思想體系。黃老道是早期道教的前身。

在現代清代乾嘉以後,儒家的地位與影響日趨衰落,“五四”運動以後,逐漸被新興的革命思潮所取代。明代中葉以後,道教逐漸轉衰。清代重佛抑道,但民間道教仍很活躍。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成立。如今,各地道教宮觀均在開展正常宗教活動。

現代中國漢族的特點有哪些? 第2張

龍鳳從原始社會時期作為大自然神祕力量的象徵受到崇拜,到奴隸社會由某些氏族的圖騰轉化為最高統治者祖先的化身,到封建社會則成為皇權的標誌,龍是皇帝的化身,鳳則為皇后的化身。直到近代、現代這種迷信在民間仍有影響。

由於人們對龍鳳的崇拜,千百年來,龍鳳形象的紋飾遍見於繪畫、工藝美術、雕刻、建築裝飾以及民間文藝創作之中,人們可以從龍鳳的藝術形象中,直接感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氣質和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因此,龍鳳紋飾也就成了漢族傳統文化的象徵。

由於鬼靈觀念的影響,民間又崇信各種鬼怪,如吊頸鬼、短命鬼、殭屍鬼、硬頭鬼、水鬼等。凡此種種五花八門的多神信仰,在長期的封建統治下形成“神權”束縛著漢族人民。解放後經大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神權”基本上被打倒,但其影響至今猶存。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一直沿用至今。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係,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在現代喪葬習俗可能沒有過去那麼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但是一些必要的流程還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葬這一環節現在多使用火葬後收斂骨灰的方式,甚至延伸出海葬等等形式。

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在對色彩的崇尚上,漢族有尚紅色、貴黃色的習俗。把紅色作為吉祥、喜慶、美麗的象徵。在漢族民間習俗的賀慶壽、婚禮中,均要用紅色來點綴環境,渲染氣氛。同時用黃色來襯托高貴。還忌白,認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喪禮均用白色來表示肅穆哀悼。喪事又俗稱“白喜事”。

TAG標籤: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