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大平調收姜維唱詞賞析,歷史名篇

演技的鍛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只有謹慎而謙虛的演員才能使自己的演技日臻完美。——(美國戲劇理論家)布羅凱特
  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大平調文化看看歷史名篇,大平調收姜維唱詞賞析。

歷史名篇,大平調收姜維唱詞賞析

翟德貴《收姜維·三傳令》唱詞
  【諸葛亮一傳令】
  令箭一出如閃電,叫一聲將軍你名叫魏延。
  自從你在長沙降了漢,跟隨山人我有幾年。
  南里殺來北里戰,不容易得來個先鋒官。
  今日戰比不得往日戰,比不得當年徵渭南。
  五百匹馬隊你照管,贈給你盾牌整三千。
  出營去用戰飯,行兵就在三更天。
  你扮姜伯約關前站,口中不斷吐反言。
  姜伯約必定把你趕,苦鬥一番往東南。
  東南角有一個高坡巖,過去坡地一馬平川。
  急呀擋他莫怠慢,忙把大駕擺陣前,
  將姜維圍困到鳳凰山前。
  姜維:準了丞相一令箭,假扮姜維去罵關。

【諸葛亮二傳令】
  將軍,把二支令箭往下傳,叫龍虎馬岱你近前。
  你的父名馬騰是條好漢,本威風凜凜他鎮守邊關。
  最可恨曹孟德行事短,立斬了你的父午門前。
  你的兄馬孟起是條好漢,造了反西涼城大報仇冤。
  他與他西涼擺開戰,殺得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割須換袍兵敗中原。
  兵發到益州打了一仗,才收住了恁弟兄保桃園。
  真可惜你兄性命短,三十二歲命歸天。
  你的兄馬孟起他把天見,只剩下馬將軍你是孤單。
  你準了本相我的一支箭,依山靠水把營安。
  馬岱:尊令!準了丞相一令箭,依山靠水去把營安。

【諸葛亮三傳令】
  把三支令箭往下傳,叫關興張苞恁近前。
  二千歲威名顯,單人獨騎過了五關。
  過五關斬壞六員大將,劍劈滑州秦琪黃河灘。
  到宇州只把那位華雄斬,他弟兄戰在虎牢關。
  三千歲威名顯,鞭打溫侯紫金冠。
  當陽橋喊三聲橋塌樑斷,海水倒流人人寒。
  二位千歲把天見,剩下了二將保桃園。
  常言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論英雄你們是武門少年。
  你使鞭,你仗劍,殺得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磕頭降順扎跪馬前。
  來來來,領我的一令箭,恁給姜維去排戰鞍。
  關興、張苞:奉了丞相一令箭,咱給姜維排戰鞍。

歷史名篇,大平調收姜維唱詞賞析 第2張

2、申鳳梅《收姜維·三傳令》唱詞
  申鳳梅《三傳令》唱詞:
  【一傳令】
  一支將令往下傳,馬岱將軍你近前。
  自從你們弟兄歸了漢,隨定山人許多年。
  你兄為國把命斷,單撇將軍保河山。
  山人領兵取中原,天水此戰你當先。
  那姜維出陣你迎戰,戰姜維只戰到紅日滾滾墜西山。
  誘他催馬將你趕,莫讓他轉回天水關。

【二傳令】
  二支將令往下傳,關興張苞恁近前。
  父保先帝把業建,你們子承父業保河山,
  父元勳,兒好漢,隨定山人取中原。
  日落西山去接戰,你們大戰姜維臨陣前。
  你三人扣定連環戰,戰姜維只戰到一更二更三更天。
  三更時候停住戰,讓姜維轉回天水關。
  此時此刻兵暗轉,將人馬埋伏鳳鳴關。

【三傳令】
  三支將令往下傳,叫了聲鎮北的將軍名魏延。
  自從你長沙歸了漢,隨山人南的殺北的戰,
  逢山開路遇水造船,陣陣全是你的先行官。
  今日戰不比往日戰,戰姜維比不得當年你大戰渭南。
  五百外弓箭手屬你管,再賜你鐵騎藤牌兵三千。
  初更時用戰飯,行兵時到三更天。
  你假扮姜維關前站,口口聲聲吐反言。
  你就說你是姜維降了漢,率領人馬來奪關。
  這是姜維的狼牙箭,射傷他城頭將一員。
  那姜維三更時必然往回返,將人馬你埋伏到城外邊。
  姜維若與你排開戰,只許你敗,不許你勝,你誘戰姜維向東南,
  東南有個高崗巖,過去高崗是平川。
  耳聽戰鼓兒咚的隆咚響三點,山人領兵到陣前,
  縱然他插翅也難展,收姜維就在鳳鳴山。

歷史名篇,大平調收姜維唱詞賞析 第3張

越調與大平調《收姜維·三傳令》對比賞析
  《收姜維》演繹的是:滿腹韜略、智廣多謀的諸葛亮,為收攬一員智勇足備、文武雙全的大將姜維,演繹出的一出好戲。因為故事發生地點在甘肅天水關,因此京劇叫《天水關》。而“三傳令”是在諸葛亮戰前運籌帷幄之中,對部下馬岱、魏延、關興、張苞等將的排兵佈陣。越調、大平調的“三傳令”劇情完全一致,只是順序有所不同,翟德貴的“一傳令”是傳給了魏延,而申鳳梅的“一傳令”是傳給了魏延,等等。

要比較其不同,我從唱詞上說有其二:
  其一,戰前部署,主要是明確各自的任務,包括給你多少兵力,你這樣打,應該達到什麼目的等等。越調的唱詞中基本都做到了。若指令魏延若遇上姜維,“只許你敗,不許你勝,你誘戰姜維向東南,東南有個高崗巖,過去高崗是平川。”等細節問題也講得清清楚楚。

而大平調《收姜維》對魏延的佈置就沒有這樣細緻:“你扮姜伯約關前站,口中不斷吐反言。姜伯約必定把你趕,苦鬥一番往東南。”總體說,越調劇本是經過修改了,沒有那麼多遊離於劇情之外的唱詞。

其二,大平調的“三傳令”唱詞比較鬆散一些。不管是向那位大將部署任務,總要先誇獎他和他父兄的戰績。如給馬岱下達命令前,對其父兄的戰功大加讚揚:“你的父名馬騰是條好漢,本威風凜凜他鎮守邊關。

最可恨曹孟德行事短,立斬了你的父午門前。你的兄馬孟起是條好漢,造了反西涼城大報仇冤。他與他西涼擺開戰,殺得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割須換袍兵敗中原。兵發到益州打了一仗,才收住了恁弟兄保越調桃園。真可惜你兄性命短,三十二歲命歸天。”越調將這些全刪去了,顯得很乾淨。

若從唱腔上說,就是旋律有所不同。大平調之所以叫大平調,是因為其唱腔音樂比山東梆子、豫劇、河北梆子的音調低,且每一句的拖腔都是平的,故稱平調或大平調。唱腔氣勢恢弘,粗獷豪放,剛中帶柔,回味醇香。說到越調《三傳令》,只需說申鳳梅的《收姜維》唱腔特點了,因為後人都是按照她的風格演唱的。

她是以大腔大口行腔,以腔託字,且她的歸韻、拖腔非常講究,韻味十足,所以她的唱能聽得真真切切,聲聲入耳;她的唱腔既大氣磅礴,又清雅柔美,慷慨激昂,開合有度,讓人蕩氣迴腸,她都唱得流暢如洩水,飄逸如行雲,激昂如裂錦;她的表演大氣規範,張馳自如,把軍師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被譽為“活諸葛”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