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山東梆子任心才唱段賞析,名篇名劇

說到戲劇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五大戲劇核心是以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為中心,但是還有一些地方的特色戲劇所不被人所知,那麼今天小編就是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地方特色戲劇山東梆子文化中任心才唱段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名篇名劇:山東梆子任心才唱段賞析

任心才(1919-1988年)山東梆子著名錶演藝術家,山東鄆城人,藝名“小魚”,任派唱腔創始人,和另一位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竇朝榮先生一起被山東梆子戲迷稱為山東梆子的魂。

任心才先生祖籍江蘇沛縣,先輩因逃荒至山東並定居在鄆城。任心才先生生在戲班、長在戲班,先學花臉,後改鬚生紅臉,在父親的薰染下,5歲便能模仿名紅臉竇朝榮的唱腔,9歲到梁山壽張集井班正式學藝,拜師吳桂遠始學花臉,繼之又扮演鬚生,後專攻紅臉。

十二歲開始挑樑子唱戲,由演《高平關》中的趙匡胤、《轅門斬子》中的楊景、《亂潼關》中的岑彭、《青龍陣》中的孫臏、《反徐州》中的徐達等,嶄露頭角,挑樑唱戲,故群眾送號“紅十二”.他嗓音洪亮,唱腔高亢悠揚,搖曳多姿,富有濃郁的山東梆子韻味,故群眾又稱他為“任紅臉”.他所主演的《闖幽州》、《斬黃袍》、《臨潼山》、《轅門斬子》、《諸葛亮弔孝》、《嚴海鬥》等劇目深受群眾歡迎,在魯西南一帶家喻戶曉。

1956年參加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他在《闖幽州》中飾楊繼業,榮獲演員一等獎。此外他還多次在省市會演中獲獎。生前曾擔任有戲曲之鄉之稱的山東省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團長、鄆城縣人大代表、鄆城縣代表等職。

任心才先生有一副好嗓子,音域寬廣,聲腔洪亮,激昂高亢,極富山東梆子的傳統韻味。另一方面,任心才先生功底紮實,文武兼備,塑造出了不少具有鮮明人物性格的舞臺形象。如他主演的《闖幽州》,當演到楊繼業在兒子五郎、大郎敗陣回營後的三笑時。

他朗聲念道:“軍營之中只許千聲喜,不許一聲憂---我看哪個敢哭?都得給我笑,都得給我笑。哈哈,哈哈,哈哈---.第一聲大笑,抖髯丁字步亮相。第二聲降為悲音笑,叉步託髯。第三聲笑,抖盔亮髯,表現出老英雄楊繼業的雄心壯志與憂國恨奸的矛盾心理。每演至此,觀眾無不淚下。

任心才先生是繼原山東省山東梆子劇團團長竇朝榮先生之後又一位山東梆子生行大家。他與竇朝榮先生的發聲方法不同,完全採用小嗓(即二本腔)演唱。他音域寬廣,雖用假嗓發聲,但嗓音高亢而不尖利,能夠更自由地在高低音之間轉換。在行腔時常即興穿插許多襯字和裝飾音,大大增加了唱腔的韻味和變化,因而形成了高亢激越、韻味醇厚、跌宕多姿的唱腔風格。他的不足是吐字不夠十分清晰,重韻而不重詞,但其唱腔濃郁的韻味和多端的變化足以掩蓋其不足。

名篇名劇:山東梆子任心才唱段賞析 第2張

《反徐州》
  耳聽得千歲撒下圍場,
  怎不叫人心內慌。
  萬歲爺屢出安民榜,
  安撫百姓務田莊。
  何況人心齊動盪,
  豈可舉火上草房。
  我豈可袖手來觀望,
  我怎忍百姓受災殃。
  我在徐州為官長,
  為民請命理應當。

斗膽我把王帳闖,
  將士紛紛列兩旁。
  槍刀劍戟明又亮,
  好似衝鋒在疆場。
  無奈低頭把好言講,
  問聲千歲且安康。
  百姓連年遭禍殃,
  卻幸今年雨水旺。
  禾苗出土長得強。

勸王爺莫要出城,
  免得兵馬把田壤,
  你若是踩踏初生的嫩苗必有傷。
  自古道春傷一棵毀半鬥,
  秋後民窮怎納糧。
  軍中無糧怎打戰,
  請王爺你體恤民情再思量。
  你不看百姓四起要犯上,
  徐州反了朱元璋。

江南反了陳友諒,
  中原紅巾到汴梁。
  吾主爺屢出安民榜,
  安撫百姓多收糧。
  難道這黃榜不頂用,
  千歲爺竟然間帶領兵馬你去踏田莊。

【結束語】任老的戲路寬廣,各種性格特徵的人物都演繹得栩栩如生。他的瀟灑飄逸的唱腔傾倒了無數觀眾,可稱是繼竇朝榮之後山東梆子史上又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