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河北梆子有哪些劇目,河北梆子和京劇的區別

在中國戲曲文化上分有著很多不同的派別跟唱腔,河北梆子就是其中一個唱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河北梆子也是流傳於北方的河北附近地區。本期戲曲大全瞭解河北梆子和京劇的區別以及河北梆子的劇目。

河北梆子和京劇的區別,河北梆子有哪些劇目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清光緒初年進入興盛時期。河北梆子在劇種方面不僅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在舞臺藝術上,無論是音樂、表演以及舞臺美術方面,都有極大的變化和明顯的提高,從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剛勁、華麗、委婉的特點。

流行於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東、河南、山西部分地區,成為中國北方影響較大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河北梆子在其興盛期,還曾傳入中國東北三省、江淮地區以及俄羅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河北梆子和京劇都屬於板腔體,主要區別就是河北梆子用板胡演奏,京劇用京胡演奏,還有就是板式的區別。中國戲曲有四大聲腔:即皮黃腔、崑腔、梆子腔、高腔。京劇是皮黃腔,河北梆子是梆子腔。

京劇與河北梆子都屬板腔體,但唱法上是不同的。中國戲曲有四大聲腔:即皮黃腔、崑腔、梆子腔、高腔。京劇是皮黃腔,河北梆子是梆子腔。還有樂隊的主要樂器也有區別:京劇的主弦是京胡;河北梆子是板胡,還經常用笙、笛子等。打擊樂(武場)在打法上基本相同。其他在念白(河北梆子不念上口詞)、服裝等方面沒有什麼區別。

另外,京劇的起源於乾隆時期(1790年)的徽班進京,而河北梆子源於山陝梆子,山陝梆子形成於明末清初,梆子的歷史早於京劇。京劇與河北梆子是有歷史淵源的,京劇中的南梆子既由梆子腔演變過來的。

河北梆子傳統劇目多取材於殷周、列國、兩漢、三國、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的歷史故事。以民間生活為題材的小戲,數量甚少,且不常上演。代表性劇目有:《蝴蝶杯》、《秦香蓮》、《轅門斬子》、《江東計》、《南北和》、《打金枝》、《杜十娘》、《三上轎》、《雙鎖山》、《烏玉帶》、《辛安驛》、《花田錯》、《罰子都》、《喜榮歸》、《趕齋》、《打柴得寶》、《觀陣》、《作文》、《瘋僧掃秦》、《春秋配》、《二堂舍子》、《蘆花記》等。

1890年至1910年,是河北梆子時裝戲的初期,劇目多取材於當時的社會生活,如《惠興女士》、《煙鬼嘆》、《夢遊上海》、《火燒第一樓》、《螞蟻拿臭蟲》、《耗子成親》、《春阿氏》、《張傻子游街》等。這些時裝戲開始多由田際雲所辦的玉成班上演,也多屬玉成班自編。

宣統三年至民國十五年,是時裝戲的中期。由於受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時裝戲的題材有所擴大,不僅有以國內社會新聞為題材的戲,而且還有一些改編外國著名小說的戲,像《茶花女》、《復活》、《拿破崙》等即是;另外也編寫了反映近代科技的戲,如《電術奇談》等。

民國十六年至民國二十六年,是河北梆子時裝戲的末期。這時以“三言”、“二拍”、“聊齋”等取材改編的戲大量增加,如《十五貫》、《庚娘傳》、《胡四娘》等。因這些戲大都化為當代故事,穿時裝演出,所以也稱時裝戲。

TAG標籤:劇目 河北梆子 京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