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禹步九星法圖解,禱神儀禮:禹步的走法

不是專業人士肯定不知道禹步是什麼。禹步是夏禹創造的,所以稱為禹步,它是道士在祈禱儀式是常用的一種步法,有辟邪的作用。那麼禹步是怎麼走的呢?禹步九星法又是什麼?接下來的道教文化就跟著小編去了解禹步吧。

禱神儀禮:禹步的走法,禹步九星法圖解

“禹步”的走法也和“北斗七星”有關。
  根據現代天文學的解釋,北半球的星空有一個著名的星座“大熊座”,它由七顆比較亮的星組成,其排列順序如同一把勺子。古代的中國人給它們都起了名字,分別稱為:天樞、天王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就是著名的“北斗星”。

道家稱之為:北斗七星裡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權”。北斗星在古代是判斷季節的一種標誌,古籍中就有“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記載。
  找到醒目的北斗七星,從北斗星鬥口外緣的兩顆星連成一條線,朝鬥口方向延長5倍遠,就能找到那顆可以辨別方向的北極星了。北極星只是一顆普通的二等星,離我們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離,地球的自轉軸始終指向北極星,所以無論什麼季節,北半球的人都可以通過它來辨認方向。

根據隋朝的天文志記載:北斗魁四星為璇璣,杓三星為玉衡,古代製造出渾天儀來觀察星象,因此有璇璣玉衡圖,以直者為衡,以望星辰,以圓者為璣,以象天行。在一年十二月中,斗柄魁星就會指向月建所在位置,遇到閏月的時候斗柄就會指向兩辰之間。

說到北斗七星,就必須說到禹步,它是道士在禱神儀禮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傳為夏禹所創,故稱禹步。因其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稱“步罡踏斗”。道教崇拜日月星辰,尤重北斗七星,認為以此步態禱神,可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驅邪迎真。道士行氣或入山林,亦多用之以聚氣、驅邪。

禱神儀禮:禹步的走法,禹步九星法圖解 第2張

禹步走法:
  葛洪《抱朴子內篇·登涉》引《遁甲中經》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逢星下,歷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可闢“百邪虎狼”。“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後,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從左足並,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畢矣。”

其《仙藥》篇又記禹步法曰:“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右,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

《雲笈七籤》卷六十一《服五方靈氣法》記服氣時所行之禹步,雲:“諸步綱起於三步九跡,是謂禹步。……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以象陰陽之會也。

《太上除三尸九蟲保生經》又記以禹步配合服氣滅三尸,其法為:閉氣,先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並右足,為三步。

據《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說,自夏禹創禹步以來,後人”推演百端“,”觸類長之,便成九十餘條種,舉足不同,咒頌各異。“⑧南宋後諸符籙派多以內煉配合符法,施行禹步時,亦強調配合內氣。

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九《三五步罡品》雲:“夫步罡者,飛天之精,躡地之靈,運人之真,使三才合德,九氣齊並,……九步象九靈萬罡之祖也。”“凡步星之際,先運出三元五行之神,然後躡履也。”

禹步的目的是為了和神溝通。和神溝通為何步北斗星呢?這是因為北斗星是天神的總管。北斗星君天之候王也,主制二千神,掌管人間命籍。只要感通了北斗總管,自然可以對其下屬召之役之。並且符錄與北斗的關係更為密切,所以在不少的符錄中都有北斗七星的符圖。
  唯有如此,才能召神遣將,才能達到施符的目的。禹步是道家依據天地、日月的執行規律及軌跡而衍化出來的一種步法。走的步法的計算方式為:一月為三交,一交為三旬(三旬就是指三次盈虧)。
  一時為三交為九旬。所以說走一步為一交,一交為三跡,即推匯出走三步為九跡,四步為十二跡,依此類推。其走法就是為:左(右)右(左)左(右),共有三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