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非常特殊的關係,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甚至還有人說觀世音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那麼關於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一起往下看看吧。

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大海包裹的小島,千百年來不知吸引著多少虔誠的心靈。海天佛國,觀音道場,究竟在這裡流傳著多少傳奇的故事?觀世音菩薩的形象究竟經歷了哪些歷史演變? 普陀山有三大鎮山之寶,楊枝觀音碑就是其中的一個。珍藏這塊碑刻的寺院也因此得名楊枝庵。這幅觀音繪畫的作者就是初唐時期有畫聖之稱的閻立本。

從閻立本的畫作我們可以看出,那個時代觀音菩薩的造型是非常美麗的女性形象。

同是觀音的畫像,這幅拍攝於《觀音寶相集》中的觀音像卻是一個長著鬍子的男性形象,這與常見的觀音形象大向徑庭,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觀音造像還有男女之分嗎?

觀音菩薩的信仰是經過絲綢之路,隨著天馬、葡萄和胡服一起傳入中國的。最初,觀音菩薩以偉岸的男菩薩的形象高坐於寺院殿堂。由隋代至初唐,無論是男相還是無性相的觀音,都已顯示出女性神的端倪。唐代社會的鼎盛伴隨著佛教信仰和佛教藝術的普及。觀音的形象也開始朝著世俗化發展,變得豐滿嫵媚,端莊美麗。至此,觀音菩薩被改造為中國化的“觀音娘娘”,成為一位美麗的女菩薩。

宋代以後由於理學風行,觀音的造像也開始受到影響,沒有了唐代那般嫵媚和暴露。觀音不再像一位美麗的少女,而更像一位慈愛的中年婦女。

觀音菩薩的變化,他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的。在印度的時候,觀音菩薩他現的是丈夫像,是個男像觀音,為什麼呢,因為在印度文化當中,他們崇尚的慈悲是男性的特質,凡是女性代表著智慧,這是一點,而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歷來是認為父嚴母慈,女性才具備這份慈悲的美德和品德,所以說為了更方便的讓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接受觀音菩薩,接受觀音信仰,對觀音菩薩的外在的形象進行一定的轉化和描繪,也是必要的。

看來觀音菩薩從印度傳入中國後,深受中國歷史文化及民間信仰的影響,觀音的形象隨之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其實在佛教經典中,觀音菩薩形象也是有多種變化的,這種變化始終闡釋還是與佛教相關的內容。

訪談:普陀山淨敏和尚
  佛教有兩部非常著名的經典,一部是妙法蓮花經,一部叫大佛頂首楞嚴經,那麼在妙法蓮花經當中有一個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它的一個段落,這裡面就講到了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而楞嚴經當中就講到了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印身,這裡面有一個微妙的區別,但是大同小異。

如今在普陀山普濟禪寺的圓通大殿兩側陳列的就是《楞嚴經》中所記載的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造像。佛經上說觀音菩薩是為了教化不同種類的眾生,因時因地因人而示現不同的形象。千手觀音就是觀音菩薩所示現的眾多形象中的一種。佛經說“千手千眼”就是用來觀察塵世,救助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