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老安徽清明節俗,安徽的清明節

清明節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節之一。在安徽省內各地,清明時節普遍要掃墓祭祖,但地方上也有一些富有本地特色的風俗習慣,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安徽各地的傳統清明節習俗。

安徽的清明節 老安徽清明節俗

安徽不同地區清明節的習俗不盡相同。舊時徽州府於清明淘新泉釀酒。貴池縣清明節,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並懸紙錢於墓樹,稱為「贐野鬼」。

清明節這天,合肥家家戶戶習慣在門頭上方懸柳枝、往墳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鄉踏青遊春。清明節懸插柳枝的習俗由來很久,傳說以此可避邪御災,故有的婦女還習慣在這天將柳葉插於頭上。民諺曰:“清明不插柳,死後變黃狗。”此俗語雖屬無稽之談,但其卻印證了插柳俗是旨在避邪御災。

清明節踏青遊春,多主要是為祭掃祖墳的,俗稱為上墳。上墳活動在清明節前三天後三天均可,但必須在午後。上墳祭祀前,先給墳冢培土、加固、挑高,並在墳頭上加蓋碗狀土塊,共兩塊,小的一頭相對置,放於墳頭上,謂之“墳帽子”。其間壓一紅紙條,謂之“陰聯”。

然後是在墳冢前擺放祭品,通常為酒食及死者生前愛吃的菜餚、果品等。比較考究和富有的家庭,還以豬、羊、整雞、整魚等物作祭品,但多數以紙紮品代之,真正的雞、魚、肉、蛋等食品,常在祭祀後取回,用以犒賞平日看墳的人和與先祖生前有交好的族人。

祭祀開始時,焚燒“紙錢”、紙紮祭物,鳴放鞭炮,祭者按輩份先後向亡靈磕拜。動情者,常失聲慟哭,悲情難止。南宋詩人高翥《清明日對酒》詩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描寫的就是人們在清明掃墓時的悲涼情景。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祭祖、掃墓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積極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求鍛鍊身體。

TAG標籤:安徽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