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清明端午節不是二十四節氣

清明節和端午節對於人們來講是再熟悉不過的兩個存在了,但是這兩種存在究竟是節氣還是節日,是要通過一定的角度去進行思考和判斷的,因為節氣和節日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所產生的意義是兩種截然相反的一種表現的情況是需要進行辨別的。

清明端午節不是二十四節氣

 清明節和端午節是不是二十四節氣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端午節是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1、端午節賽龍舟

我國的賽龍舟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

2、端午節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據記載,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粽子。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考試的時候可以考的更好。

 端午節的含義

端午節在我國的民間又被稱為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天,處於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祥日子,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同時也有著一些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