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是怎麼玩的,潑水節都有哪些民族


  潑水節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是一個耳熟能詳的節日?那麼這個節日都有哪些民族會過呢?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傣族的潑水節,其實不只是傣族,還有許多不同的民族也會過潑水節,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過潑水節的民族以及他們的習俗吧。

潑水節都有哪些民族 是怎麼玩的

潑水節都有哪些民族
  潑水節對很多民族來說是很重要的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慶祝方式。而且潑水節不是隻有傣族過,德昂族也會過潑水節。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那麼不同民族在潑水節都是怎麼玩的呢?
  潑水節是怎麼玩的
  傣族: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多在公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西雙版納及德巨集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黴”(死的意思)。第二天叫“網腦”(臭的意思)這天被認為不乾淨,要沐浴、洗頭、理髮、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舉行趕擺,放煙火,放孔明燈,把一年中的疾病、災難和髒東西統統送掉,乾乾淨淨進入新的一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網瑪”(意為神靈,也是歲首之意)。
  德昂族:
  德昂人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德昂族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

潑水節都有哪些民族 是怎麼玩的 第2張

潑水節的歷史起源
  潑水節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最早的名字是“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 ,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後來,隨著文化交流的深入,潑水節作為一種民俗流傳下來。

TAG標籤:民族 潑水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