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卡雀哇節,獨龍族同胞的新年

莽莽高黎貢山中,有一個神祕而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獨龍族,獨龍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在獨龍族人一年之中,唯一一個節日就是過年,他們的新年被稱作“卡崔哇”,今天少數民族的節日就為你介紹,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入選民俗、獨龍族同胞的新年——卡崔哇節。

獨龍族同胞的新年:卡雀哇節

卡雀哇節是雲南省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西部獨龍江流域所有獨龍族村寨的新年,它沒有固定的日子,是由各村寨長老在一年最後一月擇一個吉日,一般在每年農曆臘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舉行,節期最短3天,最長9天。

1991年,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人大會根據獨龍族人民的意願,把每年的公曆1月10日定為獨龍族的卡雀哇節。各村寨卡雀哇節的節期前後相續,居住於獨龍江上游的村落最先揭開序幕,由上游經中游而至下游,各村寨依序進入節期,整個獨龍江流域獨龍族山寨的卡雀哇慶典前後持續一個月。

卡崔哇節第一天,家家掛起彩色披毯,清晨,人們在木屋前掛上旗幡,燃起松枝,敲起鑼,歡慶一年一度的卡雀哇。入夜,在各自的家中備辦酒肉膳食等用品,舉家喝酒卜卦,祈祝來年豐收,年輕人聚集起來到各家輪流跳舞祝賀。

卡崔哇節第二天,人們祭山神,用蕎麵捏出山神及各種野獸祭祀。早上前往本氏族的固定祭場進行祭獻,以求來年安康順利。祭場一般都設在村寨背後樹木茂盛而又比較平坦的地方,在此每個家庭都壘起一堆石頭為祭神壇,間或也有架起松樹枝木架代替的。

按照獨龍族的習慣,一般是整個氏族在當地有多少個家族,就有多少個石堆祭神壇,石堆一路橫隊的排展開來,基本上在同一條直線上。各個家族都前往本家族的祭壇前獻祭,將供品擺在石堆壘成的祭臺上,唸誦祭辭,以祈禱來年豐登安康。

這一天除了祭山神,人們還會舉行射弩弓和跳舞等活動,活動結束後,再將各家族帶來的祭獻物集中在一起聚餐共食,這種定期的祭祀活動具有明顯的增強氏族內部凝聚力和認同感的社會功能。

卡崔哇節第三天,要舉行隆重的“剽生祭天”儀式,以祈禱人畜興旺和農業豐收,這一儀式是節日的高潮。婦女為祭牛披上獨龍毯,角上掛以彩色串珠,把牛拴在祭柱上後,人們就圍著牛跳起舞來。

之後,剽牛手手持梭標或竹矛,走入祭場摟肩搭臂喝一碗同心酒,便邊跳舞邊剽牛,這時廣場上的人圍成圓圈,敲起鑼,揮刀舞弓,歡歌歡舞。牛剽倒後,行過祭,卜過牛舌,人們分割牛肉,凡參加聚會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平均地分一份牛肉,習慣上當場煮食,並對歌共飲以示祝賀。

大家邊吃邊喝,載歌載舞,還揹著牛頭跳粗樸的牛頭舞,剽牛宴達到高潮。跳完,大家燃篝火,一邊燒肉吃肉,一邊喝酒唱歌,通宵方散,有的村寨還用蕎麵做成各種動物模型,又用長竿飄掛各種麻布旗幡,以此奉祭上天。

剽牛舞會是古代狩獵生活的縮影,也是捕獲歸來,慶祝勝利儀式的再現。近年來,代剽牛習俗而起的是獨特的民族歌舞活動,主要是跳“牛鍋舞”,獨龍族男女青年在敲鑼聲中翩翩起舞,場面歡樂,等到舞會結束,各家在舞場擺酒置菜,邊吹邊笑,暢談豐收的喜悅,展望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