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這一天里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放風箏。端午節的來歷與屈原有關係,也是為了來紀念屈原,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節日的由來吧。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端午節吃什麼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之後,抱石投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樂章。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但卻再也沒有撈到屈原的身體。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吃什麼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春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漁民怕魚咬食他的身體,就包了粽子投到江裡,這樣魚吃了就不會再咬食屈原的身體了。傳到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了。

端午節的活動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端午節的由來是和古代詩人屈原有關,當時屈原悲痛欲絕投江自盡,當地百姓划船去打撈但終究沒有找到身體。後來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TAG標籤:屈原 來歷 端午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