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屬於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入非遺

我國的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結合了天文、物候、農事和民俗諸方面知識而創造,用於指導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指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珍貴財富。2014年4月,我國正式啟動“二十四節氣”申報“非遺”工作,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關注。

二十四節氣入非遺:屬於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2016年11月30日,正進行第十一屆常會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宣佈,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第31個列入代表作名錄的專案。

出席本屆常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選代表作名錄,既是教科文組織對該遺產專案有助於在整體上提高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重要性認知的一致認可,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視。

但“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依然任重道遠。為確保“二十四節氣”的存續力和代際傳承,在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直接領導下,我國已於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組”,聯合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五年保護計劃(2017—2021)》。

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館、內鄉縣衙博物館,湖南省安仁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花垣縣非遺保護中心等相關單位,建立並依託二十四節氣傳習基地,開展相關調查、傳承和宣傳活動。

同時,以中國農業博物館和中國民俗學會為代表的社團群體長期從事“二十四節氣”的相關文獻、傳統知識及民俗實踐的儲存和研究工作,分別負責徵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宣傳、弘揚等工作,承擔起專業機構和專業學會的責任。

200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2011年,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被列入該遺產專案的擴充套件名錄;2014年,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被列入該遺產專案的擴充套件名錄。

相關拓展: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