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名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姓氏起名/列表

唐代名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簡介

解讀百家姓顏姓歷史名人。顏真卿人物簡介,唐代名臣、著名書法家。顏姓是中國姓氏之一,顏姓在中國人口中排名第一百一十二位,在湘、桂、鄂等地區有一定影響。當今顏姓人群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3%。

顏真卿簡介 唐代名臣、著名書法家

姓名人: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顏師古五世從孫[2]、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傑出的書法家。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諡號“文忠”。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個人作品

顏真卿傳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書有《多寶塔感應碑》《麻姑仙壇記》《東方朔畫像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等,行書有《爭座位稿》,書跡有《自書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顏勤禮碑》比較端莊遒勁,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與其早年時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渾厚大氣,乃晚年之代表作。

著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後人輯其詩文為《顏魯公文集》15卷。《全唐詩》、《全唐詩補編》及《全唐文》亦收錄有其作品。

後世紀念

墓址

顏真卿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三兆村,原有七座墳墓,墓主依次是:顏師古、顏勤禮、顏杲卿、顏真卿、顏允南、顏允臧、顏幼輿。今塋地冢碑無存。

《舊唐書·顏真卿傳》載:“及淮泗平,貞元元年,陳仙奇使護送真卿喪歸京師(長安)。”《新唐書·顏真卿傳載》:“淮蔡平,子頵、碩護喪還,帝廢朝五日。”

令狐峘《神道碑銘》載:“歸葬於萬年縣之舊原。”殷亮《顏魯公行狀》載:“淮西平,仙奇遣軍將營送公神於京師。嗣子櫟陽縣尉頵、次子祕書省正字碩迎喪至汝州襄城縣,乃葬焉……以其年十一月三日,葬萬年縣鳳棲原之先塋。”

紀念館

主詞條:顏真卿紀念館

顏真卿紀念館位於南京市廣州路,東連烏龍潭公園,南望蛇山,西鄰龍蟠裡,北依清涼山、虎踞關,清靜幽雅,翰墨流香。這裡原名顏魯公祠,是全國唯一儲存完好的祭祀顏真卿的祠廟遺蹟。現存的顏魯公祠為磚木結構,青磚小瓦,有大殿,配殿、東西廂房12間,佔地1500平方米。

1982年,顏魯公祠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至1995,鼓樓區政府撥款全面維修顏魯公祠。並在原放生井上恢復修建新放生亭一座。庭院內增設景點,栽種名貴花木。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題“書壇泰斗”,鑲金匾高懸與大殿內正中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