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西路蹦蹦的北京評劇

我國古代生活娛樂並不像現在都市生活這般豐富,那時候以戲曲為代表的娛樂方式在我國深受喜愛,同時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各地也形成了不同的戲曲劇種。戲曲在北京文化裡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評劇是最貼近大眾日常的一種。

西路蹦蹦的北京評劇

北京評劇有西路和東路之分。西路評劇由西路蓮花落和十不閒演變而來,形成於1900年前後,被稱為西路蹦蹦。因主要在北京及周圍地區活動,所以又稱“北京蹦蹦”。1958年,在中國評劇院挖掘傳統“西路蹦蹦”時,正式定名為西路評劇。

西路評劇是蹦蹦戲的一個支流,即西路蹦蹦。西路蹦蹦的前身是京東地區民間秧歌。在其發展過程中深受蓮花落及河北梆子的影響,逐漸演變成對口彩唱的兩小戲(一旦一醜);至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前後,演變成三小戲。始盛行於玉田、豐潤(西部)、三河、寶坻、香河、平谷和薊縣一帶,並流動演出於京、津以及京西、京南、東北遼瀋一帶。

藝人三五成幫,以此乞食。1958年始稱為西路評劇。西路評劇大約形成於清光緒初年。當時,正是京劇和河北梆子在京津地區紅紅火火的時期。闖江湖的京劇、河北梆子和唱蓮花落的藝人,在京津地區演出十分活躍。受其影響,漸漸北運河畔的一些農村,農民為了自娛自樂,也組織起了唱“蓮花落”的班社。

在其發展的過程中,蓮花落藝人將演唱的劇目,進行了“拆出”,也就是把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使蓮花落完成了從曲藝形式到戲曲形式的變革,成了“蹦蹦戲”。為區別於唐山的蹦蹦戲,人們稱其為北京蹦蹦戲、京東落子、西路評劇。初期,西路評劇的演員和班社主要活動在京津地區的通州、武清、薊縣、香河、寶坻一帶農村。

後來,在農閒時節,他們也到集市、廟會上賣藝。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金葉子、王殿佐等人,進入北京,拜著名北京蓮花落藝人趙新桓為師。趙新桓(因其演出時在頭上戴一抓髻,人稱“抓髻趙”)是領取清朝錢糧的漢軍旗人,唱蓮花落是“玩票”,不為掙錢,就是喜歡,在京城演藝圈裡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曾與當時著名的京劇演員譚鑫培、楊小樓,一同進宮為慈禧太后同臺演出過。有了趙新桓的支援,從北運河畔走進京城的農民藝人,開始在東安市場的小吉祥戲園演出。他們演出的《小姑賢》、《楊二舍化緣》、《頂鍋》、《打狗勸夫》等劇目,帶有濃郁的北運河鄉土氣息,內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動活潑,很受市民大眾的歡迎。

西路評劇在京城站住了腳,相繼又有多個班社從北運河畔的農村,進入北京,在天橋、後海和月壇等地專門開闢的“落子館”演出,十分火爆。連有些河北梆子的演員,都加入了他們的班社,改行唱了蹦蹦戲。1911年,挑簾紅、郭啟榮、趙滿堂一行十多人,應邀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這種北方的鄉土藝術傳播到了南方

回京時,又轉道在山東濟南府演出了一陣子,名利雙收,很是風光。在郭沫若、老舍和劉紹棠等作家的文章中,都曾提到過看蹦蹦戲的情景。直至20世紀30年代,西路評劇火爆了幾十年。西路評劇的藝人,大多是沒有文化的農民,思想上保守,藝術上缺少變革精神,沒有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劇目,漸漸由盛而衰。

20世紀30年代,“東路評劇”的諸多班社,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蓮等名家,相繼進入北京,西路評劇抵擋不住這股潮流,漸漸在北京城裡銷聲匿跡。有的西路評劇演員加入了東路評劇的班社。唐山蹦蹦戲則在不斷變革中,成為評劇的主流。解放後,中國評劇院曾請回西路評劇的部分老藝人,挖掘整理了一批傳統劇目,但已很少演出。西路評劇的唱腔,只偶爾在個別劇目的唱段中出現。

TAG標籤:蹦蹦 西路 北京 評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