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名震天下!,晉商名人代表有哪些

晉商在明清以來的中國商業史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場五百年”的晉商,曾湧現出不少頗具代表性的商界鉅子,今天的晉商文化就為你介紹幾位名震天下的晉商名人代表。

晉商名人代表有哪些,名震天下!

清朝晉商“大盛魁”創始人——王相卿
  王相卿,山西太谷縣武家堡人,由於他身材高大,臂力過人,故人稱“王二疤子”,是清朝晉商中著名的旅蒙商號“大盛魁”創始人。

王相卿出身貧苦,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要御駕西征噶爾丹,山西右玉縣的殺虎口,正是大軍由內地通向蒙古大草原的必經之路,王相卿認為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他先是在清軍當伙伕,服雜役,在服役中,他隨軍兼做點小生意,後來,他認識了也是為了生存而做隨軍貿易的張傑和史大學,由於志向相投,機會相同,於是,他們三人結拜成異姓兄弟,並脫離兵役,決定合夥做生意,想謀一番大事業。

但由於初始生意不佳,做了一年,三人還不得溫飽,而且環境很艱苦。王相卿意志堅決,繼續經營。沒過幾年,康熙皇帝征討噶爾丹大獲成功,殺虎口便成了軍事重地,軍隊糧草都要在那裡集結,以保證前方長駐軍隊的衣食住行,於是王相卿商機大起,生意日漸好做,他為了擴大經營,招了一個學徒,與張傑和史大學成立了“吉盛堂”商號。

由於三人齊心協力,生意愈做愈大,到康熙末年,他們又把“吉盛堂”改成“大盛魁”,並將總號地址移到了烏里雅蘇臺,後來又遷到歸化(今呼和浩特)城中。又經過他們的數十年苦心經營,最終把“大盛魁”辦成旅蒙晉商專做蒙俄貿易、夥計達六千餘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年貿易總額達上千萬兩銀子的著名大商號,王相卿也成了壟斷蒙古市場的商界巨頭。以後又經過十幾代人努力,“大盛魁”竟在蒙古大草原上稱雄200多年。

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活動地區包括喀爾喀四大部、科布多、烏里雅蘇臺、庫倫(今烏蘭巴托)、恰克圖、內蒙各盟旗、新疆烏魯木齊、庫車、伊犁和俄國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其資本十分雄厚,聲稱其資產可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鋪一條從庫倫到北京的道路。

晉商名人代表有哪些,名震天下! 第2張

員成望——晉商票號最早創始人
  員成望,清初太谷溝子村人。溝子村員家早在明代已經發跡,主要生意在蘇州、廣州一帶。

員成望年青有為,康熙年間開設志成信蘇廣綢緞莊,後來曾兼營兌匯銀兩的業務,後改組為票號,資本原為白銀3400兩,後增為26萬兩,四年一帳,普通每股紅利七八千兩,最多開過14000兩,資本雄厚,信譽卓著,成為太谷票號中的佼佼者,其分號廣佈天津、張家口、吉祥、瀋陽、上海、南京、蘇州、漢口、廣州、開封、濟南等地。

志成信票號用的是李自成留下的銀兩,為紀念李自成故起票號名為“志成信”。由此看出,志成信東家對這位農民起義領袖的敬重,但又迫於清朝嚴酷的文字獄,所以將“自成”改為“志成”(太谷方言“自”與“志”同音),由顧炎武訂立章程,於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在太谷縣溝子村創辦了“志成信”票號。時值顧炎武60大壽,就在溝子村做的壽。

志成信票號一開始在自己家族內的店鋪間執行,相當於現代的內部銀行,到康熙18年,即1679年,開始走向社會辦理匯兌業務,至此開創票莊300年的偉業。志成信票號最初資本銀約4萬兩,後增至26萬兩,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分號達25個,於1914年歇業。員成望創辦志成信票號,早於平遙日升昌票號一百多年,因此他被視為山西晉商票號最早的創始人。

晉商名人代表有哪些,名震天下! 第3張

曹三喜——晉商巨族曹氏發跡人
  曹三喜,山西太谷人,清初大晉商,曹氏家族發跡人。財產多達白銀千萬餘兩,商號在國內遍佈東北、華北、西北各大城市,而國外涉足蒙古、西伯利亞和莫斯科。

曹三喜是使曹家由一個農民走向一代鉅商的關鍵轉折性人物,他早年獨闖關東,以種菜、養豬、磨豆腐為生,開始時生活十分艱辛。待生意興盛後,因曹三喜是外鄉人,合夥者想多佔利潤,只好各自經營。

曹三喜認為,自己的名字有“三”字,自己在“三座塔”這個地方幹一定能成功。他勤勞踏實,以誠待人,生意越做越好,略有積蓄後,開始利用當地盛產的高梁釀酒,釀酒業就成為曹家發展的第一個行業。

曹三喜有了錢以後,不是過奢華生活,而是把它投入到其它行業的發展中,所以他的商業很快又發展到雜貨業、典當業。三座塔村也隨著地方的繁榮,人口日益增多,政府在這裡建立朝陽縣制。至今當地還流傳有這麼一句話:先有曹家店,後有朝陽縣。曹家生意不斷擴大,由朝陽逐步向瀋陽、四平、錦州、日本等地擴充套件,最終於明末在東北建立了其雄厚的商業基地。

到了1664年清兵入關,曹家生意也由關外向關內發展,首先回到太谷設號,以太谷為中心向中原各大城市輻射,雄踞了大半個中國,不僅如此還跨出國門,走向世界,近到日本東京、朝鮮平壤、俄國的伊爾庫茨克,恰克圖、蒙古烏蘭巴托,遠到德國的柏林、法國的巴黎、印度的新德里,最遠還跨英吉利海峽到達倫敦。

曹家的商業帝國橫跨歐亞兩個大陸,縱橫幾萬裡,不僅僅在山西人的經商史上、就是中國人的經商史上都創下了不朽的輝煌。到了清道光、咸豐年間,曹家商業發展到鼎盛時期,商號達640多座,資產高達1千餘萬兩白銀,總僱員達三萬七千人。

曹家創造出總號轄分號、大小分號連鎖管理辦法,有鑽營者,未通過曹家同意,擅自打著曹家旗號,借貸資金開設商號,只要在其錢莊、銀號管轄之下,外貸不足2萬兩以下,曹家亦不問所以,可見曹家的財勢之大。

曹三喜致富後,把資產分成七分,給每個兒子各一分。然後,每家出資10萬兩,組成管理處,合資經營,稱為“曹七合”。道光以後,各門逐漸衰落,惟獨“三多堂”興旺發達,“三多堂”為多福多壽多男子之意,在太谷城西北洗村,有三座並排高聳的四層舊式樓,是“三多堂”的標誌。這三座樓,牆厚1.5米,高達15米多,三個穿堂大院,佈局是“壽”字形,內套15個大院,房屋280間,共計6000多平方米,也是著名的晉商大院。

TAG標籤:名人 晉商 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