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梁山燈戲,充滿淳樸的重慶“泥土味”

梁山的燈戲大多采用了民眾性的題材,梁山燈戲的表演者過去都是在種莊稼又演戲的農民,因為他們都善於表演自己熟悉的山鄉風情,以及自己的一些故事。那麼,大家對這種擁有自己特色的藝術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充滿淳樸的重慶“泥土味”-梁山燈戲

燈戲不僅是重慶、四川極富地方特色的民間小戲,而且是川劇的重要聲腔之一。梁山燈戲因梁平縣史稱梁山縣而得名的地方戲劇劇種,多於春節、燈節、社火、慶壇等民俗活動期間在民眾聚居區上演,特點是小、喜、鬧,場面不大、情節簡單、人物很少。2006年5月,梁山燈戲經批准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梁山燈戲的演變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梁山燈戲已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藝術體系。據資料介紹,梁山燈戲在發展的過程中,其主要聲腔形成了一個自南嶺到秦嶺峨眉至武夷山縱橫幾十萬平方公里,跨越影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閩西、陝南、豫西南、皖南、黔東、桂北、粵北等11個省區數百個縣,滲透幾十個戲曲劇種的“梁山調腔系”,這在地方戲曲聲腔中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全國稀有劇種中極為罕見的。

梁山燈戲的藝術特色
  造型:梁平紛繁的民間藝術樣式中,著名的有梁山藍印花布,其圖案清晰,結構嚴謹,農家常見的門簾、帳簾、圍裙圖樣,如金雞報曉、丹鳳朝陽、喜鵲鬧梅和鬆、竹、梅等,均具有民間獨特的粗獷、樸實風格,給人以濃濃的地域風情。這種藝術樣式,後來演變成梁山燈戲的舞美造型。

伴奏:梁山鑼鼓是梁平民間的打擊樂,它節奏明快,聲韻變換奇特,頗有現代搖滾的氣勢。在舊時梁山,每年都要舉行民間鑼鼓大賽,而老百姓的紅白喜事更要借喧闐的鑼鼓張揚。梁山鑼鼓最終演變成了梁山燈戲的鬧臺鑼鼓。

唱詞:梁山燈戲的唱詞主要來源於梁山竹枝詞(又名竹枝歌)。梁山竹枝詞系唐代教坊曲名,具有語言通俗音調輕快的特點,內容上多詠當地風土人情和兒女柔情,為文人墨客所喜愛,競相效仿,最後形成了梁山燈戲戲曲唱詞的表現形式。

唱腔:唱腔來源於薅秧歌。梁山縣盛產水稻,薅秧季節,薅秧鑼鼓伴著薅秧歌聲,響徹田野。農民在薅秧間隙,唱著薅秧歌扮演民間喜劇人物故事自娛自樂。而據專家考證,梁山燈戲胖筒筒腔之燈弦腔的原胚,正是秧歌戲的骨幹腔調。還有部分唱腔來源於梁山調。梁山調就是梁山人在山坡、田野吼唱的勞動號子、山歌、薅秧歌腔調,被民間藝人採納,伴隨花燈表演,演唱故事情節。

臺詞:梁山燈戲因此被專家贊為戲曲百花園裡的一枝奇葩和藝術珍品,原因在於梁山燈戲將本地民間文學、民間歌舞、民間音樂、民間美術、民間雜耍的精華溶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梁山燈戲儘管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但由於長期營養不足,猶如困在梁山山林裡未能豐滿翅羽的山鳳,故難登大雅之堂。現在的年輕人都受流行的重慶文化影響,對傳統的、民間的東西接受起來比較困難。梁山燈戲面臨失傳的危機,以梁山調為聲腔的梁山燈戲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