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哪裡,嵩山位於哪裡

嵩山是我國五嶽之一,是我國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同時也是國家風景名勝區,每天都有國內外許多遊客前往參觀,那麼你知道嵩山位於哪裡嗎?河南嵩山寺又在哪裡呢?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嵩山位於哪裡 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哪裡

 問:嵩山的位於哪裡?
  答:嵩山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西部和北部。

問: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哪裡?
  答:河南嵩山少林寺在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西北部。

嵩山少林寺簡介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剎”之譽,是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少林寺建築包括常住院及附近的塔林、初祖閹、二祖庵及達摩洞等。
  少林寺是我國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聲譽顯赫的禪宗祖庭,少林功夫的發祥地,位於登封市西12公里處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嵩山風景區的主要核心景區之一。
  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於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傳禪宗。至此,少林被稱為“禪宗祖庭”。
  唐初,少林寺志堅、曇宗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立下漢馬功勞,得到了李唐統治者的讚譽和封賞。在此期間,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援,少林寺發展極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稱,少林功夫也從此美名遠揚。
  少林寺在明代達到鼎盛。但到了民國時期,軍閥石友三放火燒燬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築,千年基業毀於一旦。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援下,少林寺雄風重振,特別是1982年一部《少林寺》電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風靡世界,成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個頂級旅遊產品。
  少林寺自建寺以來,禪、武、醫舉世聞名,經久不衰,沉積了豐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曾先後被評為“鄭州市十大旅遊景區”、全國首批“4A級景區”,年接待遊客150餘萬人次,是名副其實的中原旅遊明珠,華夏旅遊勝地。

嵩山位於哪裡 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哪裡 第2張

嵩山景點
  少林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河南少林寺的核心建築,是少林寺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
  入少林寺,過天王殿便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築,在古代又稱“三世佛殿”、“琉璃大殿”,是少林寺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殿前兩側分別為鐘樓和鼓樓。
  鐘樓前有一碑刻為《黃帝嵩山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少林寺僧在平定王世充時所立戰功。背面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這也是電影《少林寺》拍攝的歷史依據。
  原大殿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燬,現在的建築為1985年重建。大殿坐北朝南,七開間,混凝土仿木結構。重簷歇頂,龍吻正脊,中置寶鏡,四面迴廊,氣勢恢巨集。
  殿內供奉三世佛像,正中為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脅侍為文殊、普賢兩菩薩,合稱“華嚴三聖”;左側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脅侍為日光、月光兩菩薩;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脅侍為觀音、大勢至兩菩薩,合稱“西方三聖”。殿內東西山牆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牆後壁懸塑的是觀世音。

嵩陽景區
  嵩陽景區主要以嵩陽書院為核心,涵蓋書院周圍的著名景點,如會善寺、老母洞、嵩嶽寺塔、法王寺、峻極峰等。
  嵩陽書院與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我國建立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始建於北魏,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此講學。書院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其建築群佈局嚴謹,反映了“禮樂相成”的儒家思想,從總體建築格局到每座單體建築,都遵循往常禮教的秩序。
  嵩嶽寺塔是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文化建築群之一,建於北魏年間(約公元525年),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磚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筒體建築。嵩嶽寺塔是中國建築藝術與兩域建築藝術交流結合的完美見證,代表了東亞地區同類建築的初創與典範,在世界建築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峻極峰為嵩山主峰,以“峻極於天”為名。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

嵩山位於哪裡 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哪裡 第3張

少林寺達摩洞
  在五乳峰離絕頂數十米的地方,有一深約5米,寬約3米的天然石洞,這就是達摩面壁九年處,人稱“達摩洞”或“達摩面壁洞”。洞面向西南,洞口是以青石塊砌成的拱門,洞內臺上有石像三尊,中為達摩坐像,兩側為其弟子。
  相傳達摩到少林寺後曾在此洞內面壁九年,由於年深日久,身影投於洞內石上,竟留下了一個面壁姿態的形象,衣褶皺紋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後寺僧唯恐影石有失,將影石鑿下放入少林寺。洞前現存有明代萬曆年間石坊一座、明代蘇民望題七絕詩一首,洞內還有達摩、慧可石雕像等。

石淙會飲
  嵩山東南部的西劉碑村外,有一條轉向西流的小河,流過狹窄的溪澗以後,豁然開朗,展現出百米左右寬,l000多米長的東西長峽谷。因兩岸石壁高聳,險峻如削,怪石嶙峋,澗中有巨石,兩岸多洞穴,水擊石響,淙淙有聲,故名“石淙河”。
  澗中有一碧潭,因形如車廂,被稱為“車廂潭”。潭中有一大石塊浮在水中,高出水面3米有餘,頂平如案l0餘平方米,可容十多人在其上飲酒賦詩。史載當年武則天就曾在這裡大宴群臣,提筆賦詩,摩崖碑刻,史稱“石淙會飲”。
  這裡有一塊天然劈立的大崖石,稱“摩崖碑”,上刻武則天所作之《夏日遊石淙》。摩崖前右邊有一座天然懸空石洞,此洞內每逢酷暑炎夏,蔭涼清爽,洞內微風徐徐,令人心曠神怡。洞中有一天然長方形石板,傳說武則天當年遊石淙時曾躺在此處休憩,因稱為“娘娘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