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體育不光能強健體魄,鍛鍊個人意志,更大的意義在於提升自己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凝聚力。體育從很早以前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在中國很多的體育文化就是從這裡開始。那麼,對於山東的體育文化,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山東文化為你帶來更多的內容,以前來看看吧。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梁山功夫
  國子午門功夫又名梁山功夫,是山東省漢族民間武術之一。與河南的少林武術、湖北的武當武術、四川的峨嵋武術一樣。是山東水泊梁山北,六工山建福寺方丈圓通禪師與宋江等眾梁山英雄所創,融佛、道、儒、兵四大家等諸家各派武功之精華為一體。截止目前,子午門歷代掌門人共二十一位,第一代掌門人是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武松,子午門現任第二十一代掌門人是當代人稱“神腿大俠”的全國十佳武術教練宋義祥大師。

梅花樁,其設定用堅木棒5根,各長7尺,埋入地下3尺。樁頭直徑2寸,平頭,外用鐵箍加固。每樁相距2尺,中樁位於4樁中央,呈梅花形。先於樁上站馬步,初用足心,繼用腳根,最後用足尖,共練百日。之後在樁上隨意跳躍,並練習拳功套路,活步練習,純用足尖。此功既增長下盤實力,又鍛練自身的靈活度,是梅花拳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基本功。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第2張

螳螂拳
  螳螂拳是中國著名的漢族傳統武術流派之一,象形拳的一種。它是山東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列入系統研究整理的傳統武術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螳螂拳產生於明末清初,相傳由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郎(山東棲霞人於七)所創。

螳螂拳的形成發展,是凝聚了明末清初眾多武術流派之長而成,僅依拳譜所載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說,可以說螳螂拳是中國古代武術文化的載體,研究這種拳術對於瞭解明清之際的武術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此拳據傳發源於明末清初年間(也有南北朝梁武帝時一說),一名叫王郎的武術家訪友比武失敗後,一次偶然機會看到螳螂捕蟬靈巧而又激烈的情形,有所啟發,然後他捕捉了許多螳螂,經常地戲鬥,觀察研究螳螂的每一細小神態動作。在精神方面他吸取了螳螂的意念高度集中、剛毅機智的氣概;手法上吸取了它巧妙運用兩個前臂進行勾、摟、卦、劈等動作是所表現出的快速靈巧;身法上吸取了它腰身的仰、俯、擰、旋的靈活多變;步法上吸取了它的踏實、穩固以及前後左右閃展騰挪的突躍等。

他編制了一些巧妙的拳術攻防組合進行苦練,再度訪友比武連連獲勝。王郎在訪友習武過程中又不斷的總結經驗,虛心學習,取長補短,豐富和改進已取得的成果,從而創立了初期的螳螂拳。明末清初時,山東有王郎者(有稱王朗者)到少林寺學藝,藝成後與韓通鬥,鬥敗及於樹下休息,苦思破敵之法。

見一螳螂緣樹而下,乃以劃草戲之。螳螂則以一刀勾一刀打,轉變有度,閃轉靈活,乃攜螳螂回寺,終日試之,而研究出勾摟刁採等螳螂手法。一日在樹下練習時,有一猿猴取其衣,乃追猿猴而不得近其身,追逐很久,猿猴才棄其衣而去,王郎思之良久,摹仿猿猴之足跡,變換之角度,而研究出猴之步法。

至此王郎之螳螂拳初步形成了。不久,即有人寫出拳譜。第一篇為“十八羅漢短打序”,其中說:短打者,少林福居禪師所著也,註釋詳確,義理精通…。並有“短打要論”,“八打八不打”,“八剛十二條”、“長拳即短打,短打要長拳”等等。練螳螂拳者“以此為總譜,或稱為老譜”。可見當時螳螂拳只有一種。以後一傳再傳,逐漸演變,遂分為三大派了。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第3張

查拳
  查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優秀拳種之一。盛行於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內外,尤以在回族中流傳更為廣泛。歷經數百年的實踐和演變,查拳形成了現今的冠縣的“張式”查拳,冠縣的“楊式”查拳,任城的“李式”查拳三大流派。三派的套路內容不同,練法也各有其妙,但其拳理相同,其要求也大體一致。

查拳的風格特點是:姿勢舒展挺拔,發力迅猛,動靜有致,剛柔兼備,節奏鮮明,步活靈活多變,結構嚴謹,功架整齊。無論往返進退,上下起伏,力求協調配合,整個套路表現出一種瀟灑剽悍矯捷的形態,是長拳型別中較為系統的拳種。

關於查拳的起源,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在明朝末年,倭寇經常侵擾中國東南沿海,明帝命戚繼光為抗倭大將,並詔書天下,聚兵東征,抗倭保國。新疆回族查密爾(尚義),出於愛國,應徵東來抗倭。但是由於路途遙遠,氣候多變,長途跋涉中,經魯西染病。後經當地回族人民的精心照料,逐漸康復。為報答關照之情,查尚義將自己武藝悉心傳授給回族鄉親。他逝世後,人們便把他傳授的武藝命名為查拳,以資紀念。而滑拳乃是他的師弟滑宗歧所傳,故有“查滑不分”之說。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第4張

華拳
  華拳屬長拳類。據說唐代開元年間華山蔡茂所創。至明嘉靖年間,華山蔡氏後裔山東濟寧人蔡挽之,以“三華(精、氣、神)貫一”的古代哲理作為拳法的理論基礎,寫成了《華拳祕譜》,使華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拳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華拳被列為中國武術表演和比賽的專案,並曾先後整理出版《一路華拳》、《二路華拳》、《三路華拳》、《四路華拳》4本書。

華拳的運動特點是動迅靜定,勢正招圓,形健勁遒,氣脈連綿,心動形隨,意發神傳,形體工整,筋骨道勁,陰陽分清,勢勢連貫等。動作勢式講究運用“撐、拔、張、展、鉤、扣、翹、相、蹦、頂、塌、收、沉”等“骨法”,亦即“五體”(軀幹、上肢、下肢)要骨梗強壯,雄健渾厚。拳法“動如奔獺,靜如潛魚”,“進如風雨,退若山嶽”,動迅靜定,有節有序。善調氣息。

剛。脆、短促有力的動作出現時,運用“聚”法;由高動作進入到低動作時,則運用“沉”法華拳技法理論為“八法”和“十二形”,八法是“拳如流星,眼似電,腰如蛇形,步賽沾,精要充沛,氣要沉,力要順達,功宜純”。十二形是“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鶴,站如鬆,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鹿,快如風”。

華拳有徒手、器械、單練、對練套路。具有代表性的是一至十二路華拳徒手的華拳拳法套路。套路由踢、打、摔、拿等攻防技擊動作組成,按照攻防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規律運動。在搏鬥方面,以勇為先,以氣為決,而後神,搏鬥時一狠、二毒、三急、四智、五順、六機、七逸、八無。手型為拳、掌、勾、爪四種。步型為弓、馬、撲、虛、歇五種。其拳法多長拳而兼短拳,結構緊密,拳勢舒展。

拳路里包含著柔韌。剛猛。飄逸。迅疾。悠慢。跌撲。滾翻。平衡。跳躍等性質與形式的動作勢式。華拳基本功法包括打樁功、打沙包、摘星換月、梅花樁等,主要是在腰、腿、鼎、襠、樁五個部分。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第5張

孫臏拳
  孫臏拳是山東一個古老稀有的漢族拳種,在世界上非常獨特。其內涵博大精深是春秋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所創。但無文字記載。孫臏拳共三百六十五手由四架組成,分別是母架三十二手、小架六十四手、大架九十六手、中架一百七十三手(中架打八方祕傳九盤),還有孫臏拳對練及孫臏拐。因其演練出擊時常以長袖藏手,故又稱“長袖拳”。屬於漢族傳統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盛名久遠。

孫臏拳廣佈于山東省境內的一個漢地方拳派,附會為戰國時期軍事家齊人孫臏所創,但無文字記載。因其演練出擊時常以長袖藏手,故又稱“長袖拳”。清末,孫臏故鄉青年武士楊明齋學孫臏拳於張姓車把式。楊曾執教於山東省武術傳習所,20年代初在青島授拳,後在青島國術館任教至1936年。

他以孫臏拳為主要教學內容之一,使其傳播於青島。孫臏拳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系統,蹲走跛行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出拳走曲不走直,曲中能夠求直,看似偏離,但擊中點卻是那樣準確。這種曲線出拳的理論以不招不架、轉向進取為表徵,最容易使對手產生錯覺。孫臏拳現主要在青島、淄博(淄博傳統孫臏拳是由高作霖大師所傳下來的)、濟南流傳。

孫臏拳也叫“武子拳”,據說是《清朝·同治》年間,山東萊州府掖北人氏施德所傳,其師不詳。施德字仲義號逸翁,他一生惟慎,擇徒嚴謹,活到一百另四歲,雖多子多孫,也只選其一子施仁方傳承,同時收有一男一女、皆為好友之後為徒,男欒二公、女於秀蓮(後收為兒媳改名於嫻助),從此,施家沿襲門規,一直到解放建國前,再未外傳。欒二公、山東萊州府掖北人,力大無窮,終身未娶,其堂侄欒秉信為人忠厚,長年在外趕腳(趕大車),為求防身、公將所學盡授其侄,侄在外又收山東、東阿縣張家樓張好春張再春兄弟二人為徒(二人皆為趕車人),其中一人收山東陽谷縣楊廷棟為徒。

楊廷棟,1926年來青島承接韓魁生(韓去世)的“國技學社”,改名楊明齋,教授孫臏拳。1934年11月“青島國術館”新館在廣東路一號建成,楊明齋出任二課課長,楊即打破門規,在青島廣收門徒授藝,從此孫臏拳在青島民間有所流傳。由於楊明齋參加抗日離青,在青授藝時間不長,楊為了推進教授孫臏拳的進度,在眾多弟子中,採用了教“大架”不教“小架”,會“小架”的不教“大架”,所以大多數弟子能有機會系統的學練孫臏拳者、實屬不多。更由於當時授藝也僅限於“身教、口授、心悟”的方式,惜未能留下有關文字方面的記述。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第6張

四通拳
  相傳四通拳,是由峨眉山傳入民間的。此拳剛猛有力,卻也鋼中帶柔,以“透勁”見長。不過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練習此拳就象練習武俠小說中的“七傷拳”一樣,會對自己也帶來傷害。經過研究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拳法中有一很常見的步法“震腳”是用腳來猛烈的跺擊地面,暴然增加全身“發勁”的瞬間破壞力。

長此練習會因為過於強烈的震動,會損傷自己臟器和腦神經系統(“震腳”使用不當,甚至會造成輕度腦震盪)從而致病。除了殺手“震步衝拳”外,四通拳還講究“拳法綿密,腳法低暗”,運用透勁的戳踢之法與衝拳殺手並稱四通拳“雙壁”。輾轉騰挪迅速、靈活,拳、腳、膝、肘法皆有。纏鬥中還有諸多“重手打穴”的手法,但練之不易、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練習者拳指傷殘。

因為時代的發展,真正練習武術的人也越來減少。四通拳也將會面臨,後無傳人的危險。所以,前段時期中央有關部門還專門由專家帶著攝影機來濰坊地區,錄製四通拳的影視。既留下了寶貴的資料,也對四通拳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幫助。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第7張

鬥羊
  鬥羊,是山東菏澤的一項傳統娛樂活動,其角鬥場面驚險生動,令人豪氣頓生。流行於魯西,以梁山縣為最盛。鬥羊用雄性小尾寒羊(有白、花、黑數種毛色)。鬥羊在舊時稱“風波事”,今天發展為一種娛樂,但仍十分在乎輸贏,俗謂“兄弟鬥羊不相讓”。鬥羊的場所一般在集市或古會(廟會)上,鬥羊前先期相約相激,最後定下日子,觀眾在旁記住鬥羊日期,名為“聽風”,接力口傳訊息,謂之“風傳”。到約定日期,選鬥羊有名氣、“壓眾”的數人為“主事的”,選定場地,用鞭杆劃定界限。觀眾自動聚集,動輒上萬。

賽時“主事的”將鬥羊按年齡、體重、名氣分類,輪番入場,一對一對的鬥,單迴圈賽,俗稱“打勝家”,最終的勝利者,稱為“名羊”。“名羊”各有外號,如“黑蛋”、“滿天星”、“黑蹄”、“螻蛄蹄”等。鬥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自由鬥,放開二隻羊自行爭鬥;另一種拉開鬥,由主人拉著拉開一定距離,猛回頭鬥一個回合拉開再鬥,直到決出勝負。

當地以養鬥羊為光榮,以養種羊為賤業,養種羊的必須把羊角、毛、放羊的鞭子都染上紅色,所以稱種羊為“紅羊”。雖然鬥羊都是很好的種羊,但羊主都不肯變鬥羊為“紅羊”。相傳,魯西南地區的抵羊活動淵源於三國時期。一次曹操被袁紹打敗,退兵曹州(今菏澤)。一日曹操忽見兩羊相的,非常威風,他精神為之一振,馬上計上心來:何不借觀抵羊以振軍威!於是便召集部下觀賞抵羊,果然鼓舞了士氣,軍威大振,曹操趁機反戈一擊,打敗了袁紹。從此,魯西南便興起了鬥羊之風。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第8張

寧陽鬥蟋
  寧陽鬥蟋是山東省的漢族民俗文化之一。泰山腳下,黃海之濱,齊魯大地,沃野千里。黃河南岸,大江之北,魯南平原,四季分明,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寧陽蟋蟀,生於地脈靈秀之境域,居乾溼得宜之沃壤,飲液露風雨之滋哺,食諸蟲五穀之豐足,經金風肅殺之錘鍊,得天時地利之元氣,故寧陽為我中華鬥蟋名蟲輩出之風水寶地。

鬥養蟋蟀是當地人們重要的娛樂方式。每年立秋到白露這段時間,當地老百姓在田間地頭挖個小圓坑,然後邊割草邊捉鬥蟋蟀。寧陽鬥蟋的品種有青、黃、紫、紅、黑、白、異等七大類二百多個品種,品種代表有:粟青、琥珀上頭青、重青一線、密蠟頭、黃大頭、沙黃、粟紫、紫殼白樂、天藍青、黃頭白青、紅牙青、淡墨青等,且多為善斗的名蟲,這也是寧陽蟲倍受蟋蟀愛好者青睞的原因。

競鬥蟋蟀有一個合對的過程,而合對的條件是釐碼相當。所謂釐碼相當,不是憑直觀看蟲體大小,而是憑過稱的份量,把重量相等的蟲放在一起,按順序對賽(“吊打”)。開鬥前由工作人員把雙方蟲盆移至鬥臺,雙方蟲主站立鬥臺兩端牽草。鬥臺中心放置鬥柵(圈)和上述工具,鬥臺中間一側站立一名監局(裁判)。

雙方各自把“將軍”用過籠吊入鬥柵閘側眼前格內,然後由監局宣佈比賽開始,雙方牽手開始晃草。雙方蟲鳴叫時,監局宣佈:“兩將八角,開閘!”或“比賽開始”!並將柵中閘門拔起,雙方蟲進行搏鬥。拼鬥髮夾爆時,若一方鳴叫,一方不鳴,則鳴者為上風,不鳴者為下風。下風方由監局者示意下草,若張牙可繼續牽草,雙方各引“將軍”續鬥;若不張牙,監局者即落閘,允許下風方繼續下三草(以掉頭一次為一草)。若三次掉頭不張牙,監局者即判定勝負。

鬥蟋咬鬥三種類型:第一、進攻型。即兩蟲交口時主動向前衝,發起進攻,先發制人,屬性急蟲,按舊譜論鬥口為武口。鬥口多連續快口、推口(衝口)、搖口、造橋口、拆口、崩口、勾口等。這類蟲多腿勁大,鋪身好,推進力強,猛不可擋。這類蟲也有高蟲,有時幾口至勝,但不一定都是最後勝利者,往往因咬的較浮躁,咬的太急,容易失誤。

第二、防守型。即兩蟲交口後,並不全力主動向前衝,屬慢性蟲,為後發制人,按舊譜說,即鬥口為文口。這類蟲多腿勁小,鬥時鋪身不好,咬的被動,有的確實體弱力單,節節後退,多為受口、耐口與外口。這型別蟲中,有時很冷靜、沉著,當找到好機會時,還口極重,一重口定局,致勝率比前者高。第三、防守與進攻結合型。即兩蟲交口後,先防守後進攻,咬的穩,但穩中有急,即舊譜中的文行武鬥類。

實際上是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是真正的後發制人的最後勝利者。這類蟲多在穩咬中會找機會,適時閉口合牙時,落口極重。千鈞一髮時,突然爆發,一口定勝負,這才是超品。真正的“蟲王”、“大帥”多出自這個型別中。

TAG標籤:山東 體育 源遠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