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山光水色的武漢雲霧山

武漢不僅小吃出名,武漢也有旅遊聖地。武漢雲霧山屬武漢最高山脈,海拔709阿米,以重巒疊嶂、氣勢巨集偉而聞名江漢,自古便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之說。是不是很感興趣呢?那就一起走進武漢文化看看吧。

山光水色的武漢雲霧山

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武漢雲霧山,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部泡桐店境內,距武漢市中心區65公里,距黃陂城關29公里,是一處以山地為主的自然風景區,主峰海拔709米,屬武漢市最高峰之一。

雲霧山以重巒疊嶂、氣勢雄偉而聞名江漢,是大別山脈與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武漢市延綿最長的山脈。東至長嶺鎮山界,南與袁李灣富家衝新塘接壤,西北至孝昌縣山界,總面積21。3平方公里。山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植物種類豐富,有各種樹木150餘種,中草藥材600餘種,奇花異草,四時交替,森林覆蓋率95%以上。

氣氛幽靜,野趣瀰漫,現已發現的獸類和禽類就有20多種。水體資源更是豐富,河溪縱橫,泉瀑相間,灘譚點綴。雲霧山風光宜人、空氣清新、水質清澈,集峰、谷、澗、譚、堰、瀑、泉、溪、花、草、石、木、寺觀、古寨、古建築和高大山體於一身,屬木蘭旅遊圈中最高大、最幽深、最原始、最神祕、最純粹的生態森林風景區。

雲霧山主要景觀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級香火。“雲遮霧掩山猶在,雨打風吹花亦香”。雲霧山一年四季,季季景不同,尤其是那十里花山,每年三、四月間競相怒放的杜鵑花,奼紫嫣紅,漫山遍野,堪稱華中一絕。主要景點有:

雲霧山“森林氧吧”
  雲霧山“森林氧吧”內濃度值含量屬武漢市最高,高出城區含量萬倍之多,以含有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的森林負離子含量高為特色,擁有云霧山最好的森林植被、自然風光和最佳的生態環境,被譽為雲霧山的世外桃源。雲霧山郊野公園是集原始森林、天然飛瀑、溪湖山寺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觀音崖
  位於雲霧山主峰山腰,崖高30餘米,巖壁陡峭,異常壯觀。觀音崖歷史悠久,因形似“觀音坐蓮臺”而得名,也因此成為信徒們的朝拜勝地。觀音崖石壁上刻有觀音圖,雖經過歲月沖洗已風化,但觀音造型仍栩栩如生,讓人不得不為古代能工巧匠們的精雕細琢所歎服!崖壁上還刻有一金塔及古文字,圖文古樸詭祕,曾有一些學者和文物專家攀崖辨認,仍難解其意。立於崖頂之上,山巒疊嶂、碧水藍天盡收眼底;腳下懸崖陡壁、松濤陣陣;徐徐微風佛面而過,讓人心曠神怡!

山光水色的武漢雲霧山 第2張

竹林寺
  坐落於雲霧山西麓尖刀山下的幽谷之中。寺院依山就勢,佈局恢巨集,殿宇崢嶸,亭閣聳立。傳說其寺香火始於明,盛於清,衰於民國初年。早在唐代,此處就建有寺廟,五代時遭兵燹毀沒。明永樂時,由能濟和尚在原小廟遺址上修建了竹林寺。這裡古代建築巨集麗豐瞻,歷史文物繽紛斑斕。寺周圍奇竹環抱,傳說這四季常青的矮竹原是觀音身上的紫紗變成。寺前有三生橋,命名前世、今生、後世之意。橋下溪水潺潺,魚樂水歡。

寺後山體植被蔥蘢,一任蒿草、灌木及楓、柳、槐自由瘋長。山色四季各不相同,春綠、夏紅、秋黃、冬白,宜人山色四時交替、攝人心魄。登上雲霧山主峰再遊竹林寺,就好像從秋陽赫赫的豔陽天進入涼風習習的深山密林。從“一覽眾山小”的巔峰體會轉至“曲徑通幽處”的澄心靜慮。此時的雲霧山之行,會使你功德圓滿,終生無憾。

八里溪谷
  溪谷全長約4公里,谷中飛瀑轟鳴、柳石密佈,谷底溪水潺湲、曲折蜿蜒,溪邊水草搖曳、蘚苔斑斑。溪谷兩岸峭壁、山石秀麗,彷彿鬼斧神工雕鑿而成的巨大盆景。溪谷,因槐柳遮天蔽日,覆蓋整個溝谷,又被稱之為綠柳長廊。步入密柳深處,奇石、怪樹、古藤即刻闖入眼簾,林間溪水潺潺動人心絃,一步一景的神奇體驗讓您彷彿不小心掉進一個童話森林。

思源瀑布瀑布呈S形,終年不凍不減,四季流淌不止。高約十米,水少時瀑寬1米,水量大時瀑寬達四、五米。飛瀑直下,響聲轟鳴、峽谷迴音經久不散。瀑布連幽潭,幽潭呈圓形,四面環山,潭水深不見底。幽潭連溪谷,青山白水交相輝映,置身其間,猶如處於一個幻異的世界。

花語山
  中國野生杜鵑花的薈萃地每逢春夏之交,雲霧山杜鵑花紅白相間,漫山遍野競相開放,似綺麗的綵帶飄動在青山幽谷之中,又如爛漫的花海,熱烈動人,堪稱華中一絕。
  傳說董永與七仙女還是這座花山牽的“紅線”呢!就是因為這山上的花招喚來了七仙女,讓七仙女落入仙女池中,也因此而讓董永碰到,造就出一段美妙佳緣。

白鷺林
  白鷺林位於雲霧山主門區東北方向兩公里處,面積數千畝,滿山綠林覆蓋著整個山體。每年4月至9月,此處便成為白鷺群的聚集地,會有數萬只的白鷺聚集於此。年復一年,鳥群數量逐年增加。當地村民們說,春秋季節白鷺聚集,早晨起飛遮天蔽日,夕陽西下鳥兒歸林,密密麻麻地棲息在茂密的森林中,整片樹林都白茫茫一片看不到綠枝,形成令人歎為觀止的風景,真可謂“裊裊炊煙追落日,片片白雪降山林”。

白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省級重點保護鳥類。白鷺屬鸛形目,鷺科,全世界只有幾種。大多數白鷺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的季節,還會長出很長的漂亮羽毛。它們的習性和其他鷺相似。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溼的森林裡,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不大講究的窩築在樹上、灌木叢或地面上

白鷺的羽毛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古代人喜歡用它們來裝飾服飾,西方人則喜歡用它們來點綴女帽。由於它的羽毛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加上白鷺喜歡群居,因此很容易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數量銳減,幾乎陷入滅絕的境地。後來,幸虧人們穿戴和打扮的方式起了變化,加上採取了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才倖免於絕種。

仙人洞
  在竹林寺南一箭之地。杜漢潤在《雲霧紀事》中寫道:“仙人洞為一天然古洞,歷史悠久,已開的洞長約1公里,內有自然長廊大廳,長廊分上下兩層神龕似的殿堂,下有石桌石椅,上懸鐘乳石,燭光反向,流光溢彩。”曾有人題詩讚仙人洞:“曠山仙洞似迷宮,鍾乳化形詩意濃。天上人間飾內景,桃花意境幾相同。”仙人洞到底有多深,目前尚未探明。

山光水色的武漢雲霧山 第3張

野豬嶺
  雲霧山上動物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的獸類有:黃鼬、豬獾、狗獾、野豬、野貓、野兔、松鼠、社鼠、鼴鼠、穿山甲等。禽類有:雉雞、烏鴉、雲雀、麻雀、啄木鳥、燕雀、貓頭鷹、黃鸝、杜鵑、斑頭雁、老鷹、白鷺、灰鷹等。此地是野豬出沒最多的地方,當地人稱之為“野豬嶺”。主要因為山區面積大,複雜多變的地貌、多樣化的氣候、茂密的闊葉林以及充沛的水資源,為野豬的繁殖和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而逐漸成為野豬群居的“王國”。

思源觀
  雲霧山歷史悠久,宗教聖火始於唐開元盛世,當時山頂上已有寺廟,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法堂、藏經閣、觀音殿等建築,後來屢毀於兵火,故於宋天聖、元大德、明洪武年間迭經興復。

雲霧山做為較早的佛道教勝地,受其影響,明以後,在其山上山下,復修了竹林寺,建立了下古寺、大士禪院、思源觀等眾多的寺廟宮觀。思源觀,位於稻場王村的中心位置。廟前有象鼻山藏風聚氣,周圍山環水抱、植被蔥蘢。為道教理想之風水寶地。

花徑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滿山紅、山躑躅、紅躑躅、山石榴等,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杜鵑分為常綠杜鵑與落葉杜鵑兩大類,依花期不同又分為春鵑、夏鵑、春夏鵑和四季杜鵑四大類。一般春鵑在四月開花,夏鵑在五、六月開花,春夏鵑也就是春夏都開放的杜鵑,那可想而知四季杜鵑當然就是四季開放的杜鵑了。雲霧山杜鵑大部分屬於春鵑和春夏鵑。迄今,全世界已初步查明杜鵑花野生種類有八百餘種,色彩因種類不同而有紅、黃、白、紫、粉紅等色。

我國的杜鵑花聞名於世界,與報春花、龍膽花共享“三大高山花卉”的盛譽。唐朝詩聖白居易曾多次寫詩讚美杜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稱讚杜鵑為“花中西施”。記得是這樣寫的:有“閒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另還有一首長詩《山石榴寄元九(元稹)》,在描寫杜鵑花的眾多詩章中,繪形最詳、繪色最豔、氣勢最大、品評最高。這首詩盛讚杜鵑為百花之王,那就是“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跪子石
  相傳,只要虔誠的跪在這塊石頭前禱告,許下自己的求子願望,跪子石就一定會賜予其多子多福的好運。素有“曲跪得子”的神說,並在此地民間廣為流傳。當地信眾,每年都有數以萬計到跪子石前膜拜,或求子、或還願,常年香火不斷。

這就是膜拜石,因為信奉者們的常年跪拜,卻被磨出了這兩個圓溜溜的跪膝印,與“水滴石穿”相比可是毫不遜色哦。大家再細看這跪子石,像什麼呢?像人像,又像是一個大大的櫃子,有人說這塊石頭之所以這麼厚實,是因為裡面裝滿了幼兒,所以前來跪拜的人都能求得一子,當然這只是傳說。

青龍嘴
  在竹林寺以東,有一塊巨石,石高兩丈。巨石從中間突然分開,儼然一張海龍王的龍嘴,因石色通體純青而得名青龍嘴。看那微微張開著的龍嘴,彷彿它真的擁有海龍王的法力,能為當地百姓呼風喚雨呢。也無怪乎附近百姓,每到明清時節為求雨水,祈求五穀豐收,總要來此設壇擺香案,祈求海龍王的保佑。

泥人王村
  泥人王村為泡桐王氏祖屋,面積4.4萬平方米。該地風光秀麗,民居建築背倚高山、前臨溪水,整個村莊置於山、水、林、泉之中。村莊現有農家十餘戶,住宅古樸,所有房屋全是幹砌石牆,極富特色。這裡有傳統的農耕文化和淳厚的民風習俗,緊鄰村莊的大片農田、打穀場,村莊前的拉碾、推磨、水車,質樸的街坊,幽靜的巷道等,無不向您展示其獨特而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泥人王村,不僅讓你有親臨田園生活、獲取返璞歸真的感受,更是您迴歸田園、釋放壓力、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