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惟妙惟肖的山東棗梆文化

在山東文化戲曲劇種中棗梆文化佔有一席之地,棗梆文化最早是從山西上黨梆子傳入山東,被山東人民用當地語言演唱後,得出了棗梆這個名稱。棗梆文化主要流行於山東境內。對於棗梆文化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為你帶來更加精彩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惟妙惟肖的山東棗梆文化

山西人到山東經商,由來已久。據菏澤縣山西會館的碑碣記載,早在清代乾隆年間以前,就有山西商人在這一帶經營典當、鹽、煙、染坊等行業,掌握了一部分經濟實力。他們將家鄉流行的戲曲,帶到了魯西南。起初,只有清唱,沒有化裝演出。到了光緒初年(1875年左右),山西連年遇災,戲曲職業班社外出流動,有個“十萬班”,曾在魯西南巡迴演出達一年之久。

接著,山西藝人潘朝緒來到鄆城、梁山一代,收徒收藝,組成了第一個職業班社—義盛班。他所傳授的這種梆子聲腔,便是出於山西上黨梆子,或稱“上黨宮調”及“澤州調”等名稱。1963年,山東縣荷澤地區棗梆劇團曾去山西省上黨地區巡迴演出,與上黨梆子劇團的演員們,互敘根由來歷,彼此觀摩演出,交流經驗。棗梆表演上粗獷豪邁。如徐龍鍘子前的甩袖、抖髯、搓手、頓足,和人物當時錯綜複雜的思路感情,結合得非常緊密。《打子》、《殺路》等劇中的跌坐、甩髮,頗有特色;《桃山洞》等劇中的亮相,架式美觀,舞臺排程相當別緻。

棗梆的唱腔,既能表現激昂雄壯,又能表現活潑歡快的情感。旦角花腔,細膩纏綿,委婉動聽,別具一格。常用的梆子板有:《大花腔》、《二板大花腔》、《慢板》、《落二板》、《二八銅》、《流水板》、《垛板》、《栽板》、《二犯》、《倒反撥》、《緊反撥》、《一串鈴》、《靠山吼》、《三步歌》、《娃娃調》、《尖板》等。各個行當的演員,演唱時都用大本腔(本嗓)與二本腔(假聲)相結合的唱法。紅臉、黑臉的唱腔尾音,用假聲“立嗓”,翻高八度,發“謳”或“啊”音;小生、小旦的立嗓尾音,發“咦啊”聲,聽來頗有物色。

棗梆最初用的絲絃樂器為:頭把、二把、三把。頭把又名“鋸琴”,杆似板胡而稍短,椿木製筒,前後粗細不同,用梧桐板覆蒙,羊腸制弦,發音高亢尖亮,與山東梆子的“二絃”、萊蕪梆子的“提琴”、章丘梆子的“胡琴相似。二把的式樣與頭把基本相同,但筒子前後一般粗細。陸續增添了板胡、二胡、三絃、琵琶、低胡、笛、笙等伴奏樂器。打擊樂器與山東流行的其他梆子大致相同,只是“鑼經”中的《小鑼浪頭》(出場時用的),略有差異。絲絃樂器演奏時,有時配加霸王鞭伴奏,在其他劇種中較為罕見。

由於棗梆脫胎於上黨梆子,劇詞的韻腳,仍舊保持著濃厚的山西方言特色。在一段唱詞中,“天仙”與“蒼桑》轍可以混用,例如《狄青借衣》中狄姐所唱:“門前車馬鬧嚷嚷,眾鄉親來慶賀我的才郎。頭上青絲綰水纂,鬢邊斜插白玉簪。南京官粉淨了面,蘇州胭脂點辱尖。……邁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羅裙響叮噹。”按照山東地方戲曲的一般規律,韻腳中的“嚷”、“郎”、“當”屬“蒼桑”,轍“簪”、“尖”屬“天仙轍”,混用則稱“蹺轍”,唱不順口,聽來彆扭,但是棗梆演員習慣了,唱來十分自然。

棗梆表演上粗獷豪邁。如徐龍鍘子前的甩袖、抖髯、搓手、頓足,和人物當時錯綜複雜的思路感情,結合得非常緊密。《打子》、《殺路》等劇中的跌坐、甩髮,頗有特色;《桃山洞》等劇中的亮相,架式美觀,舞臺排程相當別緻。

TAG標籤:棗梆 山東 惟妙惟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