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歡快柔和的湖北楚劇,湖北文化

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給我們的戲曲藝術發展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不同的地方特色,不同的歷史積澱的故事,造就了許許多多不同型別的戲曲,在湖北文化裡就誕生了二十多種地方戲曲劇種。裡面楚劇以其平民、地方、通俗深深打動當地百姓。

湖北文化:歡快柔和的湖北楚劇

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黃岡、荊州、咸寧、宜昌、黃石七地市四十餘縣。

清代中葉,黃梅縣紫雲山、壟平山一帶的茶農,習慣由一醜一旦踏著高蹺歌唱,流傳到黃陂、孝感後,乃改為平地演唱,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鑼腔,到道光中期才演變成“黃陂腔、孝感調”的黃孝花鼓戲,演員也發展到“三小”,即小生、小旦和小丑。咸豐前後,孝感的花鼓戲開始進入漢口水陸碼頭一帶演出,演出的劇目不多,只演少數生活摺子戲。

1923年黃孝花鼓由人聲幫腔改為胡琴伴奏,獲得成功,對打鑼腔系劇種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後,一二十年中,黃孝花鼓流行地區迅速擴大,成為湖北的代表性劇種之一。1926年黃孝花鼓以“楚劇進化社”為名加入湖北劇學總會,正式定名為“楚劇”,楚劇具有題材廣泛,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鄉土氣息濃厚的特點,故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聞樂見。

楚劇現存劇目約五百個,常演的有兩百多個,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弔孝》、《銀屏公主》、《趕齋》、《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蔡鳴鳳辭店》、《葛麻》、《百日緣》、《九件衣》、《烏金記》、《賣棉紗》、《啞女告狀》、《白扇記》、《思凡》、《賴婚》、《汲水》、《董永賣身》等。

楚劇其原名“黃孝花鼓”或“西路花鼓”,是由湖北黃陂縣和孝感市的民間藝人吸取當地的民間文藝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後經過藝人的不斷探索,形成了板腔,高腔,小調為主的三大腔系。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迓腔:分為男迓腔,女迓腔,多用於述事,描情,傾訴心聲。這些迓腔的音樂特點也不會跑出當地民間小調的範圍。

除此之外,還有男悲迓腔,女悲迓腔。演員在演唱時,如歌如泣,悲悲切切,但決沒有拖泥帶水的長段行腔。演員在演唱這類大段唱詞時,臺下觀眾鴉雀無聲,並拌有抽泣之聲。小調取材於民間小調。活潑,風趣,輕巧是小調的主要特點,多用於喜悅,歡慶之處,聽起來愉悅,親切。。高腔多用於人物激昂或悲憤之時,聽起來動人心絃。

楚劇的舞臺韻白完全是群眾化,口語化,方言化的語言,百姓所聽的全是自己熟悉的鄉音。聽起來親切,自然,而且沒有大段的行腔。

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絃、板鼓、鈸、大小鑼等。楚劇的腳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亦由生、旦、醜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鄉土氣息濃郁,名演員有沈雲陔、高月樓、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等。

楚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表現手段豐富多樣,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充分顯示了鄂東一帶地方文化的特色。目前楚劇面臨著劇團銳減、人員老化、經濟困難、後繼乏人、觀眾萎縮等諸多困難,對珍貴資料與老一輩藝人技藝的搶救也因缺乏資金而難以開展,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關心扶持

TAG標籤:楚劇 湖北 歡快 #